研究密近雙星的一個重要物理概念。假定兩子星的密度分佈的中心聚度很高,在相互引力作用下作圓軌道運動,子星的自轉與公轉同步,而且自轉軸垂直於軌道平面,那麼在與軌道角速度相同的旋轉坐標系內,兩子星的引力位和離心力位的合力位等於常值的點,就組成一個具有確定形狀的曲面族,稱為洛希等位面族。這是法國數學傢洛希在十九世紀中葉首先提出的概念,它與平面圓型限制性三體問題中的雅可比零速度面族的概念是同一回事,前者是後者的一個分支。所謂臨界等位面即指上述洛希等位面族中最小的和最最大的、能同時包絡兩個子星的閉合曲面,又叫做最內接觸面和最外接觸面,或內洛希界面和外洛希界面。內臨界等位面的存在,決定瞭子星表面的最大的形狀和界限。當子星在演化膨脹過程中,體積充滿臨界等位面時,其表面物質的零速度曲面與之重合。這時,表面物質最容易從該子星逃逸。兩子星物質交流的通道是兩子星之間的內拉格朗日點L1。至於外臨界面的存在,則決定瞭圍繞兩子星公共包層的最大形狀和界限,其上也有類似內拉格朗日點的外拉格朗日點L2,它是雙星物質流出雙星系統的“溢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