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Sr,原子序數38,原子量87.62,屬週期系ⅡA族,為鹼土金屬。

  發現 1790年,A.克勞福德在蘇格蘭斯特朗申的鉛礦樣品中第一次區別瞭自然界存在的碳酸鍶和碳酸鋇。1792年T.C.霍普在克勞福德工作的基礎上,證實並分離瞭鋇、鍶和鈣的化合物。1808年H.大衛利用汞陰極電解氫氧化鍶或氯化鍶與氧化汞的混合物,然後從生成的汞齊中蒸去汞,第一次得到純的金屬鍶,並並命名為strontium,以紀念發現地(斯特朗申的原文為Strontian)。

  存在 鍶在地殼中的含量為0.02%,主要礦石是天青石(硫酸鹽)和菱鍶礦(碳酸鹽)。由於鍶、鈣離子的化學性質相似,在石灰石、白雲石和鹽鹵中都含有微量鍶。鍶也在動、植物中與鈣共存。鍶有4個天然同位素。

  性質 鍶是一種活潑金屬。熔點769℃,沸點1384℃,相對密度2.6,電子構型為(Kr)5s2。鍶的氧化態為+2。鍶與水作用放出氫氣並生成氫氧化鍶,與酸猛烈反應,放出氫氣並生成相應的鹽。氫氧化鍶、氟化鍶、硫酸鍶、鉻酸鍶和磷酸鍶都難溶於水。鍶與鹵素、氧和硫(須加熱)都能迅速反應,分別生成鹵化物、氧化物和硫化物。鍶在空氣中很快生成一層氧化物保護層。鍶在空氣中加熱會燃燒。鍶與氮、碳和氫在不同條件下能直接化合,分別生成氮化鍶、碳化鍶和氫化鍶。氮化鍶和碳化鍶都是離子型化合物,遇水生成氨和乙炔。用碳還原硫酸鍶可得硫化鍶,它在水中水解生成硫氫化鍶Sr(SH)2。硼化鍶具有高導電性,能達到金屬的導電特征值。鍶與液氨作用生成六氨合鍶 Sr(NH3)6,它是帶有金屬光澤的固體,並具有高導電性。由於鍶很活潑,應保存在煤油中。

  制法 電解熔融的氯化鍶和氯化鉀的混合物或在真空下用鋁還原氧化鍶,都能得到金屬鍶。

  應用 金屬鍶的實際應用很少。鍶的揮發性鹽在無色火焰中呈鮮紅色,可用作煙火、鐵路照明燈和曳光彈的材料。人工合成的鈦酸鍶可做寶石。放射性的鍶90可治療骨癌。鍶的其他一些化合物可作顏料的幹燥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