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稱區熔法。根據液固平衡原理,利用熔融-固化過程以去除雜質的方法。區域熔融可把雜質從一個元素或化合物中除掉,以達到提純的目的。也可把需要的雜質重新均勻分配於一個物質中,以控制它的成分。區域熔融在純化金屬上是最有用的方法。應用這種技術一般可使純度達到99.999%。

  區域熔融過程是將樣品做成薄桿狀,長度為0.6~3米或更長。這個桿狀物封閉在一個管內,水準或垂直地懸浮著。一個能夠加熱的窄環套在它的周圍。環的溫度保持在這個固體體的熔點以上幾度。窄環以極慢速度(1~3米/時)沿著桿狀物移動。在樣品中,實際上等於一個窄的熔融區沿著桿狀物前進。區域的前邊形成液體,而固體則在後面沉淀出來。較易熔於液相而難熔於固相的雜質,跟隨這個熔融區。較難熔於液相的,就留在後面。雜質的存在,能降低一種物質的凝固點。熔融區向前移動時,更多的雜質就濃集在它後面凝固的部分。操作終瞭時,把桿狀物後端凝固的雜質,簡單地切去即可。經過多次重復操作,可以達到高度純化。環的操作可以循環多次,也可以同時使用幾個環,這個過程叫做區域精制。熔融區沿著桿狀物前後移動,則可降低成分的區別,使這個物質恢復均勻性,這個過程叫做區域調平。

  應用區域熔融法精制金屬、半導體、化合物,以及感光藥品,如鹵化銀等,可以得到高度純化的產品。使用此法可使半導體物質中的有害不純物降低到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