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動變星的“大序變星”中的一種,又稱短週期造父變星,變光週期大致從0.05~1.5天。這類變星原被分為RRa、RRb和RRc三個次型,現已合併為RRab和RRc兩個次型。它們的光譜型除少數為F型外,一般均為A型。RRab型的光變曲線有較陡的上升段和較緩的下降段;光變幅一般不超過1~2個星等。RRc型的光變曲線則近似於正弦曲線,較為對稱;光變幅也較小,約在半個星等上下。兩型的週期、變幅和光變曲線形狀都具有週期性變化,稱為佈拉日哥效應。它們大多屬於銀河系的球狀狀子系(星族Ⅱ)。又因它們大多出現於球狀星團中,故又稱作星團變星。RRab型的典型星是天琴座RR星;RRc型的典型星是大熊座SX星。同一球狀星團中的天琴座RR型變星,其中介星等(最亮和最暗時的星等平均值)十分相近,這表示各個天琴座RR型星的絕對星等也相差不大。近年來的觀測和研究表明,光度的相差不超過一個星等,而且同周期的關系頗小,因而可以通過對它們的觀測和研究來推測它們所在恒星系統的距離。這樣,這類變星就起“量天尺”的作用。按金屬豐度(見元素的豐度)劃分,天琴座RR型星可分為三類,這三類的絕對星等也不相同,亮度約差半個星等。這些都是通常的脈動理論所難以解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