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每天的單色光觀測為基礎綜合而成的,反映一個太陽自轉週期內太陽主要活動特徵的矩形圖(圖1)。將每天觀測到的日面上各種活動特徵(黑子、光斑、譜斑、日珥和暗條、衝浪、日冕等)記錄繪製到一張圓形日面圖上,就得到每日太陽圖(圖2)。每日太陽圖是研究太陽活動的基本資料,它提供每天日面上各種特徵的概貌,把每日太陽圖積累起來,就可以瞭解這些特徵的發展史。為瞭繪製完整的每日太陽圖,應收集較多的天文臺、站的資料,加以綜合整理。

  中國紫金山山天文臺從1959~1965年,每月發佈一次每日太陽圖,它包括黑子(實心圓,其大小與該黑子群面積成正比)、暗條和日珥(實心閉合線圍的區域)、Ha譜斑(帶陰影線圍的區域,最暗的與最亮的譜斑一致)、耀斑(實心黑方形)。圖2是1959年5月8日的太陽圖。太陽圖上的方位:自轉軸自上而下,東邊在左,西邊在右,北極在上。世界上許多國傢的天文機構均發佈每日太陽圖,例如,法國巴黎默東天文臺,德國夫瑯和費研究所,蘇聯普爾科沃天文臺,美國博爾德天文臺等,這些太陽圖一般還包括日面邊緣的日冕強度。

  五十年代,“國際地球物理年”(1957年7月1日到1958年12月31日)後曾出版瞭套色的太陽圖 D-1集和太陽圖D-2集。D-1集收集瞭包括黑子、光斑、鈣譜斑、沖浪、活動日珥、耀斑等太陽活動的資料,反映國際地球物理年期間的太陽活動史。D-2集載有每日太陽的黑子群、邊緣日珥、日面上的暗條和它的突然消失、太陽邊緣的綠冕線(波長為5303埃的日冕禁線強度圖、太陽21厘米譜線射電的等輻射線。

  用不同觀測手段獲得的資料匯總的太陽圖有Hα綜合圖(圖3)、HeⅠ10830埃綜合圖(圖4)、HeⅡ304埃綜合圖、太陽磁場綜合圖等。這些圖反映出相應波段的活動特征在日面的分佈。連續序號的綜合圖給出相繼的自轉周中太陽活動的緩慢變化的大尺度特征,它是研究大尺度太陽活動的基本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