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人工放射性元素,化學符號Pm,原子序數61,屬鑭系元素。半衰期最長的同位素是鉕145。鉕由希臘文prometheus(火)命名。

  發現 1945年J.A.馬林斯基和L.E.葛籣丁寧從鈾的裂變產物中首先分離得到鉕的兩個同位素鉕147和鉕139。儘管在此以前許多人從光譜線條的觀察中,已發現瞭這種元素,但沒有人能從自然界的礦石中分離出鉕。

  鉕1447可從裂變產物中提取,也可用中子照射釹146制得:

  性質 已發現質量數132~154的全部钷同位素,其主要核性質見表。其中最重要的是钷147。

钷同位素的主要核性質

  钷為六方晶格晶體;熔點1168℃,沸點2460℃,密度7.22克/厘米3(25℃)。钷原子的電子構型為(Xe)4f55d06s2,氧化態為+3。在堿性介質中Pm3+形成氫氧化物Pm(OH)3沉淀,加熱時轉變為Pm2O3。钷的氯化物、硝酸鹽是可溶性鹽,草酸鹽、氟化物難溶。

  钷可與噻吩甲酰三氟丙酮、銅鐵靈、8-羥基喹啉等萃取劑形成螯合物而被萃取。钷也能與乳酸、α-羥基異丁酸、乙二胺四乙酸、二亞乙基三胺五乙酸等有機酸形成絡合物,可利用這些絡合物與其他稀土元素的絡合物穩定常數的差別來進行彼此的分離。

  應用 钷147是純β-發射體,半衰期適中,可以作軟β放射源,用於纖維和造紙生產過程中,消除聚集的靜電,也可用作厚度計、密度計的β源。钷147的β-射線能使熒光體發光,可制作易於防護的發光粉和用於航標燈;也可用作核電池的燃料。

  

參考書目

 M.Haissinsky and J.P.Adloff,RadiochemicalSurvey of the Elements,Elsevier,Amsterdam,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