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電子原子中核電荷(見原子核)對某一電子的吸引作用,部分地被其他電子對該電子的排斥作用相抵消的效應。氫原子的核電荷和核外電子數都是1,不存在其他電子的作用,這個電子的能量為:

En=-2.17×10-21/n2  (kJ)

式中n為主量子數。

  在多電子原子中,對於某電子而言,由於其他電子對它的斥力,核對它的引力減弱瞭。如鋰原子的核電荷為3,核外第1層有2個電子,第2層有1個電子,後一個電子因受前2個電子的斥力,所受“凈引力”減弱瞭。

  屏蔽效應可表示為:

Z*Z-σ

式中 Z *為有效核電荷數; Z為核電荷; σ為屏蔽常數,它表示因電子間斥力被屏蔽掉的部分核電荷,因此原子內某電子的能量為:

En=-2.17×10-21(Z-σ)2/n2  (kJ)

  20世紀30年代,美國科學傢J.C.斯萊特根據實驗結果提出計算屏蔽常數的規則:

  ① 把原子中的電子寫成以下幾組:(1s)、(2s2p)、(3s3p)、(3d)、(4s4p)、(4d)、(4f)、…等。

  ② 處於右邊的電子對左邊各組電子不起屏蔽作用,即σ=0。

  ③(nsnp)相互間的屏蔽常數σ=0.35,對於1s,σ=0.30。

  ④(n-1)層電子對ns、np層電子屏蔽的σ=0.85。

  ⑤(n-2)層及更裡層電子對n層電子的屏蔽是完全的,即σ=1.00。

  ⑥ 處於左邊各組電子對nd、nf的屏蔽常數σ=1.00。

  根據這些規則就能求得有效核電荷。如氮的核外有7個電子(1s)2(2s2p)5,則得:

σ=(2×0.85)+(4×0.35)=3.10

Z*=7-3.10=3.9

即氮原子中對(2s2p)上某電子的有效核電荷為3.9。又如釩的核外電子為:(1s) 2(2s2p) 8(3s3p) 8(3d) 3(4s) 2。對4s的屏蔽:

σ=(10×1.00)+(11×0.85)+0.35=19.7

Z*=23-19.7=3.3

  s、p對核電荷屏蔽強於d、f,與s、p電子雲徑向分佈離核較近有關;從另一方面看,nsnp電子受(n-1)層電子屏蔽不完全。

  按斯萊特規則計算得到的Z*,雖不夠精確,卻有助於對原子體積和電負性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