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Na,原子序數11,原子量22.989768,屬週期系ⅠA族。為最常見的鹼金屬元素。元素英文名sodium來源於拉丁文soda,原意是“天然鹼”。

  發現 1807年英國化學傢H.大衛首先用電解氫氧化鈉熔體的方法制得鈉,並定名。

  存在 在地殼中鈉的含量為2.83%,居第6位。重要的鈉鈉礦物有巖鹽、芒硝、鈉硝石、蘇打和硼砂等,在海水、鹽湖水和礦泉中也有鈉鹽。

  物理性質 鈉為一種有銀白色光澤的軟金屬(見彩圖);

金屬鈉。硬度很小,容易切割 熔點97.81℃,沸點882.9℃,密度0.97克/厘米 3(20℃)。

  化學性質 鈉的電子構型為(Ne)3s1,氧化態為+1、-1。金屬鈉能與汞生成鈉汞齊,這種合金是一種活潑的還原劑,在許多用途中比純鈉更適用,因為汞不活潑,可緩和鈉作用的激烈程度。鈉還能與鉀、錫、銻等金屬生成合金,但不能與鐵生成合金。鈉與水激烈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

2Na+2H2O─→2NaOH+H2

反應放出的熱量能使鈉熔化並使氫著火。

  新切開的金屬鈉暴露在空氣中,由於生成鈉的氧化物覆蓋層而變灰暗。鈉在限量空氣中加熱,可得到白色粉末狀氧化鈉Na2O,如果空氣過量則會生成淡黃色粉末狀過氧化鈉 Na2O2;溶解在液氨中的鈉與氧氣反應可得超氧化鈉NaO2,如果與臭氧作用則生成臭氧化鈉NaO3。鈉容易溶解在液氨中形成藍色溶液,藍色是由氨合電子e(NH3)x引起的:

Na+(x+y)NH3─→Na+(NH3)y+e(NH3)x

在液氨中金屬鈉還能與氨緩慢作用:

2Na+2NH3─→2NaNH2+H2

在硝酸鐵 催化作用下,反應將加速進行。

  鈉離子能使火焰呈黃色,這種性能可用來靈敏地檢測鈉的存在。

  制法 常用電解熔融氯化鈉法制備金屬鈉。常用的電解槽見圖,

電解液約含40%NaCl和60% CaCl 2,槽溫600℃,槽壓7伏。陰極產物是鈣的液鈉溶液,浮在電解質液面上,經垂直管上升流入收集器。在液鈉溶液上升過程中,溫度下降到能使金屬鈣結晶並回到電解槽,收集器中得到的幾乎是純鈉。

  應用 以往80%的金屬鈉用於合成四乙鉛Pb(C2H5)4,四乙鉛是車用汽油的抗爆劑,但由於它會污染環境,金屬鈉的這種用途日趨減少。金屬鈉還可用來還原四氯化鈦,以制取鈦及生產氫化鈉、氨基鈉和氰化鈉等。熔融金屬鈉在增殖反應堆中可作熱交換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