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人工放射性元素,化學符號Md,原子序數101,屬錒系元素。半衰期最長的同位素是鍆258。因紀念元素週期表的創始者,著名的俄國科學傢Д.И.門捷列夫而命名。

  現今原子序數大於100的超鐨元素全部是由加速的重離子轟擊重元素靶製成的。1955年美國A.吉奧索等用α粒子轟擊鎄253,首次發現鍆256,其核反應為:253Es(α,n)256Md。鍆的生成截面極小,長達3小時的轟擊實驗中隻生成一個鍆256原子。吉奧索等利用α粒子轟擊锿253而生成的鍆256原子的反沖能量,把鍆256原子從锿253靶分出並捕集在另外的金箔上。將捕集瞭鍆256的金箔溶解,再用以α羥基異丁酸作淋洗劑的陽離子交換法分離出鍆256,通過鍆256自發裂變的子體來鑒定鍆256。後來在蘇聯杜佈納聯合核子研究所的3.1米重離子加速器上,用氖22離子轟擊鈾238靶,通過核反應238U(22Ne,p3n)也曾獲得數百個鍆256原子。半衰期最長的同位素鍆258,是通過核反應255Es(α,n)258Md制取的。

  已發現的鍆的同位素及其主要核性質見表。

鍆同位素的核性質

  目前隻在痕量水平上研究瞭鍆的化學性質。使用適當的絡合劑,可將鍆以不同於其他錒系元素的速度從陽離子交換柱上解吸下來,而與其他錒系元素分離。鍆原子的電子構型可能為(Rn)5f136d07s2,鍆的離子交換和溶劑萃取行為表明,在水溶液中鍆具有典型的+3氧化態,除此還有+2和+1氧化態。

  

參考書目

 C.克勒爾著,《超鈾元素化學》編譯組譯:《超鈾元素化學》,原子能出版社,北京,1977。(C.Keller,TheChemistry of the Transuranium Elements,Verlag Chemie,Weinheim,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