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Mg,原子序數12,原子量24.305,屬週期系ⅡA族,為鹼土金屬中最輕的結構金屬。

  發現 1808年H.大衛通過電解氧化鎂和氧化汞的混合物制得鎂汞齊,蒸出其中的汞後,析出金屬鎂。1828年法國科學傢A.-A.-B.比西用金屬鉀還原熔融無水氯化鎂得到瞭純鎂。

  存在 鎂在地殼中的含量量約2.5%,是第8種最豐富的化學元素。鎂的礦物主要有白雲石CaCO3·MgCO3、菱鎂礦MgCO3、橄欖石(Mg,Fe)2SiO4、蛇紋石Mg6[Si4O10](OH)8和光鹵石KCl·MgCl2·6H2O。海水中含鎂約0.13%,每立方海裡的海水約含660萬噸鎂。鎂也存在於植物中,是葉綠素的主要組分,鎂還存在於人體細胞中。在糖類代謝過程中,鎂是酶反應的催化劑。

  性質 鎂為銀白色金屬;熔點648.8℃,沸點1107℃,相對密度1.74;電子構型為(Ne)3s2,氧化態+2。鎂具有優良的切削加工性能;也可鑄造、鍛造,加工成板、帶、棒、條、管和各種形狀的型材。按照電位序,鎂應該很容易與水反應,但由於表面有氧化膜,鎂不受水的侵蝕;但受水蒸氣的侵蝕。金屬鎂能與大多數非金屬和幾乎所有的酸(隻有鉻酸和氫氟酸例外)反應。鎂在壓力下與氫直接合成氫化鎂MgH2,具有金紅石型結構。在醚溶液中,鎂能與鹵化烴或鹵代芳烴作用生成有名的格利雅試劑R-MgX(R為烴基,X為鹵素),廣泛應用於有機合成。

  鎂具有生成配位化合物的明顯傾向。與鈹不同,鎂的水合離子[Mg(H2O)6]2+是六配位的。鎂在水溶液中的配合物絕大多數是由含氧配位體構成,最重要的是乙二胺四乙酸型的[Mg(edta)]2-,它常用於分析化學。自然存在的葉綠素是鎂的最重要的含氮配合物,它是四吡咯系鎂配合物,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極為重要。

  制法 金屬鎂的制法有:①電解熔融的氯化鎂,適用於從海水中提取鎂;②將白雲石分解為氧化鎂,再用矽鐵還原。

  應用 鎂是航空工業的重要材料。由於純鎂的機械強度低,主要與鋁、鋅、錳等形成合金。鎂合金用於制造飛機機身、發動機零件和前輪。鎂還可制造裝卸設備、照相和光學儀器、割草機、輕便工具等。

  鎂及其合金的非結構應用也很廣,包括照相、焰火制造、陰極防腐等。鎂作為一種強還原劑,用於鈦、鋯、鈹、鈾和鉿的生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