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苯環內相鄰取代基之間的相互作用,使基團的活性和分子的物理化學性能發生顯著變化的一種效應。這種效應在間位和對位化合物中不存在。

  鄰位效應包括取代基之間的空間阻礙、誘導效應、場效應和成鍵能力。

  鄰位基團的空間阻礙可以影響分子的對稱性,例如化合物a是手征性分子,而b卻是非手征性分子:

鄰位基團的空間阻礙可以把─NH2、─NO2等共軛基團排斥於苯環的共軛體系之外,從而使該化合物的鍵長、極性、酸堿性等分子的靜態物理化學性能發生極大的變化。例如化合物c中,由於硝基與對位氨基共軛,氨基上的孤電子對可轉移到硝基上去(c′),它的偶極矩是6.18D。但化合物d中,由於鄰位甲基的空間阻礙,─NH2和─NO2基團平面偏離苯環平面,氨基上的電子對就不能轉移到硝基上去,它的偶極矩隻有4.89D:

  又如,由於氯原子的誘導效應,化合物e的酸性比化合物f、g為大。在化合物h、i中,由於化合物h是以分子間氫鍵為主,它的沸點可達295℃,而化合物i是以分子內氫鍵為主,它的沸點隻有214℃。

  鄰位效應對反應速率和反應機理也有影響。例如,化合物j能與碘甲烷反應生成四級銨鹽,但化合物k中由於鄰位上的兩個甲基的空間阻礙,─N(CH3)2基團平面偏離苯環平面,使化合物k極難形成四級銨鹽。

  化合物1在通常條件下的酯化速率要比化合物m、n慢得多。但在濃硫酸中,由於正碳離子的生成,進攻基團可以從與苯環垂直的方向進攻反應中心,所以化合物的酯化反應能順利地進行。這時的酯化機理已發生變化。

  

  在某種反應過程中,相鄰基團部分地或完全與反應中心相鍵合,使反應速率明顯增大,這種鄰位效應屬於鄰近基團的參與。例如,由於鄰近基團的參與,化合物p中的氯在沸水中易水解,但化合物q在同樣條件下卻是穩定的。

  由於鄰位基團的這種特殊的效應,鄰位基團對分子性能的影響並不遵循哈米特方程。

  

參考書目

 E.S.Gould,Mechanism and Structure in OrganicChemistry,Holt,New York,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