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裂變產生的具有同一品質的各裂變產物核素的核電荷與其在裂變中生成幾率的關係。從電荷分佈圖上可以看出圍繞著一個最可幾電荷呈現出一條高斯分佈曲線。圖

中的縱坐標是產額分數 P( Z>),即獨立產額與鏈產額之比(見 裂變產額),橫坐標是 Z- Z p,即被測定核素電荷數 Z與該質量鏈的最可幾電荷數 Z p的差值。描述這個圖象的數學式是:

式中C是經驗常數;曲線的半高寬接近於兩個電荷單位,|Z-Zp|約等於2。要求用實驗方法逐個地測定出同一質量鏈中各裂片核素在裂變中的獨立產額。先後采用過以下幾種方法:①選擇受屏蔽核或半受屏蔽核,並測出它們的獨立產額,因為它們是不同的化學元素,可以用化學方法分離,逐個測定,也可以用質譜法測定;②采用快速的化學分離技術,測定一條質量鏈的最初二、三個核素中之一的累積產額,作為近似的獨立產額;③按裂片的化學特性采用特殊的分離技術,如利用惰性氣體在脂肪酸鹽中的發射特點,將同一衰變鏈中的母子體分開;④利用電磁分離器同時測定幾個裂片;⑤測定特征X射線。積累的實驗資料都證明瞭,電荷分佈的規律不僅在低能熱中子裂變中如此,在中能中子、高能中子、質子及其他重離子引起的裂變反應和自發裂變中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