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用來傳遞資訊的化學物質,它們能對同種昆蟲的其他成員引起強烈的行為反應。昆蟲資訊素包括昆蟲性資訊素、昆蟲結集資訊素、昆蟲追跡資訊素、昆蟲告警資訊素和昆蟲產卵資訊素。很多昆蟲資訊素是不飽和脂肪族化合物,也有的是脂環和雜環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往往是光學活性的。資訊素常需要包含幾個化合物才能產生有效的行為反應。

  昆蟲結集資訊素 也是昆蟲用來傳遞資訊的化學物質,因同時能聚集雌雄雄昆蟲,故稱結集信息素。已知的結集信息素多數是萜烯醇類和雙環縮酮類,並且由多種化合物組成。由於結集信息素極大多數是具有手征性的分子,可能在所有的非對映異構體或對映異構體中隻有一種有生理活性。

  昆蟲性信息素 一般由雌蛾腹部末端的第八、九腹節的節間膜內的一個腺產生,這種物質由昆蟲分泌後,即分散在空氣中,隨空氣的流動而分佈到各處。異性昆蟲的觸角受到這種物質的刺激,即產生感應。已知的性信息素已有許多種,例如蠶蛾中分離的性信息素(10E12Z)-16:OH(見結構式a),簡稱蠶蛾醇;棉紅鈴蟲的性信息素(7Z11Z)-16:OAc(b)和(7Z11E)-16:OAc(c),式中Ac為乙酰。有的昆蟲,例如谷斑皮蠹的性信息素(d、e、f、g)同時有幾何異構和手征性構型。有的昆蟲,例如雄美麗燈蛾的體內存在手征性構型的性信息素(h),雌的美麗燈蛾卻有幾何異構的性信息素(i、j)。

  信息素在昆蟲中的含量極微,又往往是復雜的混合物,近年來應用摘取雌蛾性信息素腺體和氣相色譜-質譜檢測等方法,可以避免耗用大量的昆蟲進行分離和鑒定。

  利用昆蟲性信息素防治害蟲,一般有如下幾個方法:①蟲情預報,根據裝有性信息素的誘捕器所誘捕的蟲數,可以預報害蟲發生時間、蟲口密度及其危害范圍;②性信息素與粘膠、農藥、化學拒食劑、病毒或燈光等結合使用,直接防治害蟲;③利用性信息素“迷向法”防治害蟲,在田間釋放過量的性信息素,彌漫於大氣中,使雄蟲無法辨認雌蟲的方位,從而幹擾其正常交尾。

  

  

  

  

 

 

 

  昆蟲追跡信息素 多數為蟻類所分泌,它們用這種物質標記路線,使其他的蟻按原路找到合適的食物。被黴菌腐爛的木頭所產生的一種物質能引誘東方地下白蟻,並已證明為東方或南方地下白蟻追跡信息素,其結構為3Z6Z8E-12:OH。許多昆蟲的性信息素都有專一性,而追跡信息素無專一性。地下白蟻追跡信息素的結構式如下:

  昆蟲告警信息素 昆蟲在受到驚擾時放出的告警信息素。有一種斑點紫苜蓿蚜蟲,當受到“敵人”侵襲時,立即釋放出一小滴液體,使附近的蚜蟲停止進食而離去。該液體物質經證明為一種倍半萜,是一種高度不穩定的烴。蚜蟲告警信息素的結構式如。

  昆蟲產卵信息素 有一種蘋果蠅在果子上產卵後,用其信息素加記號於果子表面。阻止其他雌蟲在該果子上產卵。如果用這種信息素噴灑在果園中,能達到防治害蟲的目的。另有一種從淡色庫蚊的卵塊表面一層物質中分離出的產卵引誘信息素,該信息素是δ內酯化合物,結構式如下:

  

參考書目

 周維善:昆蟲激素和信息素化學以及昆蟲控制,《化學通報》,第1期,第31~44頁,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