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的一種傳遞方式。在熱力學中,除熱以外,在系統與環境之間的一切能量傳遞都用功度量。常遇到的有體積功、電功和表面功等。一般把除體積功以外的其他各種功統稱為有用功。

  功的概念最初來源於機械功,它等於力乘以在力作用方向上發生的位移。以後功的概念又擴大到其他形式,例如系統反抗外壓而體積漲大時,做的是體積功;當外界克服液體表面張力而使其表面積增大時,就對系統做瞭表面功。

  一般說來,各種形式的功功均可看成是由兩個因素,即強度因素和廣延因素組成的。功等於強度因素與廣延因素變化的乘積。表中所列為幾種常見的功:

幾種常見的功

  功反映的不是系統的性質,而是過程的屬性,也就是說功是伴隨過程出現的。當系統發生狀態改變時,功的數值一般與變化所循的途徑有關。

  體積功是最常見的一種功,它可以用下式計算:

δWp0dV (1)

式中δW為微體積功;p0為環境對系統所施加的壓力;V為系統的體積。如果系統的壓力與環境的壓力相差無限小(例如可逆過程),則可以用系統的壓力p代替環境的壓力p0,於是可逆過程的體積功為:

δWpdV        (2)

若系統為n摩爾的理想氣體,如n摩爾氫氣在溫度T下由狀態(p1V1)等溫可逆地變化到狀態(p2V2),則此過程的功為:

若以系統的壓力p為縱坐標,以系統的體積V為橫坐標作曲線p-V,則曲線下面的面積即為可逆過程體積功的數值。

  等容過程dV=0,所以δW=0,也就是說任何等容過程的體積功都等於零。

  在式(1)和(2)中,實際上已對功的符號做瞭規定,即系統作功為正,環境作功為負。應該指出的是,關於功的正負號至今還沒有統一的規定。

  

參考書目

 王竹溪著:《熱力學》,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