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錳酸鉀溶液作滴定劑的容量分析方法。1846年法國F.馬格裏特用高錳酸鉀溶液為滴定劑,以其自身的紫紅色變化指示滴定終點(見彩圖),在很稀的溶液中滴定亞鐵。高錳酸鉀是強氧化劑,其氧化作用與溶液的酸度有關。在強酸性溶液中,它與還原劑作用,被還原為Mn2+;在微酸性、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被還原為二氧化錳的水合物;在濃度大於2Μ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可被許多有機物還原為MnO42-,所以,用高錳酸鉀作滴定劑時,隨著溶液的酸度不同,其當量也不同。

滴定過程中

等當點前

等當點時

氧化還原滴定——高錳酸鉀滴定草酸根離子

顧文荃攝於北京師范大學化學系

  本法的優點是高錳酸鉀氧化能力強,能與許多物質起反應,應用范圍廣。MnO4-本身有很深的紫紅色,用它滴定無色或淺色溶液時,不需要另加指示劑。缺點是高錳酸鉀溶液中通常含有微量MnO(OH)2,會促使其分解,所以試劑溶液需要經常用草酸鈉、草酸、三氧化二砷標定;另外能與高錳酸鉀反應的物質很多,所以方法的選擇性不太高。

  不同的物質,可用不同的滴定方法。對於還原性物質,如Fe2+、As(Ⅲ)、Sb(Ⅲ)、H2O2C2O42-NO3-,可用高錳酸鉀標準溶液直接滴定。對於氧化性物質,例如軟錳礦中的二氧化錳,可在硫酸溶液中準確地加入一定量(過量)的草酸鈉標準溶液,待二氧化錳與 C2O42-作用完畢後,再用高錳酸鉀標準溶液回滴過量的C2O42-。對於非氧化還原性物質,可以用間接法測定,例如測定Ca2+時,可先讓它生成草酸鈣沉淀,然後用高錳酸鉀測定沉淀中C2O42-的含量,從而間接求得Ca2+的含量。

  由於試劑溶液不穩定和幹擾因素的影響,如由於誘導作用(見容量分析中的誘導反應)使溶液中的部分 Cl-被氧化,消耗過多的高錳酸鉀而引起誤差,使本法在實際工作中應用不太廣,隻用於滴定過氧化氫、草酸鹽、VO2+UO2+和亞鐵鹽試劑,但在有機化合物的定量分析中,仍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