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在加工、貯存和使用過程中,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性能和使用價值逐漸降低的現象。老化可分為化學老化和物理老化兩種。

  化學老化是一種不可逆的化學反應,它是分子結構變化的結果,例如塑膠的脆化,橡膠的龜裂,纖維的變黃等。化學老化可以分為降解和交聯兩種類型。降解是指高分子受紫外線、熱、機械力等因素的作用而發生的分子鏈的斷裂;交聯是指高分子碳-氫鍵斷裂,產生的高分子自由基相互結合,形成網狀結構。降解和交聯對高分子的性能有很大大的影響。降解使高分子分子量下降,材料變軟發粘,抗拉強度和模量降低;交聯使高分子材料變硬變脆,伸長率下降(見高分子降解和高分子交聯)。

  物理老化不涉及分子結構的改變,它僅僅是由於物理作用發生的可逆性變化。例如有些高分子材料受潮後絕緣性能下降,但幹燥後可以恢復。

  高分子老化現象可歸納為四種情況:①外觀的變化,出現污漬、斑點、銀紋、裂縫、噴霜、粉化及光澤顏色改變等;②物理性能的變化,包括溶解性、溶脹性、流變性及耐寒、耐熱、透氣、透光、透水等性能;③力學性能的變化,如抗拉、抗彎、抗壓和抗沖強度及伸長率等;④電性能的變化,如絕緣電阻、介電損耗、擊穿電壓等。

  引起高分子老化有內外兩種因素,外在的因素包括化學的氧化作用、水分解作用,物理的熱作用、光作用、電作用和機械力作用,以及生物的微生物作用、昆蟲作用和海洋生物作用等。

  太陽光是引起高分子老化的主要外因之一,它對戶外使用的高分子影響較大。太陽光中的紫外線,易被含有醛、酮、羰基的聚合物所吸收,引起光化學反應。太陽光中的紅外線為物質所吸收,轉變為熱量;隨著溫度的升高,高分子熱老化和熱氧老化加劇。氧是一種活潑氣體,能使許多物質發生氧化作用。高分子的化學老化主要是在光、熱或其他因素影響下進行的氧化反應。高分子在加工、貯存和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和氧接觸,所以氧也是引起高分子化學老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內在的因素包括高分子本身化學結構和物理狀態的影響。支鏈高分子比直鏈高分子容易老化,因為支鏈會降低高分子的鍵能,所以當支鏈增大時,會降低高分子的抗老化性能。

  某些高分子在分子結構上含有親水基團,容易吸收水而引起水解。此外,水滲入高分子內部後,會使制品內某些防老劑被水溶解,從而去除瞭制品內部的保護劑,使制品加速老化。

  根據老化因素和試驗手段的不同,可以對高分子老化按生物老化、大氣老化、光老化、光氧老化、熱老化、熱氧老化、濕熱老化、臭氧老化等類型進行研究,至於化學試劑對於高分子的破壞作用,可歸入防腐蝕專業的范疇。

  高分子老化和防老化的研究是不能分割的,對於高分子材料采取的種種防老化措施,主要是提高和延長它的使用性能和壽命(見高分子防老化)。

  

參考書目

 W.L.Hawkins,Polymer Stabilization,John Wiley &Sons,New York,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