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化學傢。1778年12月6日生於聖萊奧納爾,1850年5月9日卒於巴黎。1797年入巴黎綜合工科學校學習,1800年畢業。法國著名化學傢C.-L.貝托萊請請他到他的私人實驗室當助手。1802年他任巴黎綜合工科學校的輔導教師,後任化學教授。1906年當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1809年任索邦大學物理學教授。1832年任法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化學教授。

  蓋-呂薩克1805年研究空氣的成分。在一次實驗中他證實,水可以用氧氣和氫氣按體積1:2的比例制取。1808年他證明,體積的一定比例關系不僅在參加反應的氣體中存在,而且在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也存在。1809年12月31日蓋-呂薩克發表瞭他發現的氣體化合體積定律(蓋-呂薩克定律),在化學原子分子學說的發展歷史上起瞭重要作用。他1802年發現瞭氣體熱膨脹定律。1813年為碘命名。1815年發現氰,並弄清它作為一個有機基團的性質。1827年提出建造硫酸廢氣吸收塔,直至1842年才被應用,稱為蓋-呂薩克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