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稱定組成定律。其內容為:一種化合物,不論是天然存在的還是人工合成的,不論是用哪種方法製備的,它的化學組成總是確定的,例如,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和氧的品質比總是3:8,或者說它的組成總是含碳27%、含氧73%。因為二氧化碳分子由1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組成,它的分子式是CO2,碳和氧的原子量都是定值,所以二氧化碳中碳、氧品質比總是確定的。

  “一種化合物的的組成是不是一定的?”這個問題在18和19世紀之交曾有過激烈的爭論,以C.-L.貝托萊為代表的一派主張,化合物的組成可隨制備條件而異;而以J.-L.普魯斯特為代表的一派則主張,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質量比是確定的。普魯斯特和其他許多化學傢以大量實驗數據論證瞭定比定律,J.道爾頓根椐這些事實提出瞭原子論,從此定比定律得到瞭化學傢的普遍承認。

  隨著科學的發展,現在對化合物的定義已有所擴大。有一些化合物的組成在小范圍內是可以改變的。例如γ黃銅的理想組成(符合定比定律)是Cu5·Zn8,相當於含62%的Zn,事實上γ黃銅的含鋅量可在59%~67%連續變化。這是因為晶格點上一些銅原子為鋅原子所置換,或鋅原子為銅原子所置換。現在把這類化合物叫非化學計量化合物,而把符合定比定律的叫化學計量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