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類深色、具煌斑結構、含較多揮發組分的中、基性或堿超基性火成巖。常呈巖牆產出。

  煌斑巖的SiO2含量一般為30~56%(重量),富FeO、MgO、Na2O和K2O(前兩項含量合計約14~27%,後兩項約約3~10%)。此外,H2O、CO2、S、P2O5、Ba和稀有元素含量顯著高於化學成分類似的其他火成巖。因此,煌斑巖在礦物成分上的特點是:富鐵鎂礦物,如橄欖石、輝石、角閃石和黑色雲母等;總含量一般大於35%,使巖石呈暗色;同一種鐵鎂礦物往往同時出現於斑晶和基質中;斑晶中鐵鎂礦物呈自形(有時半自形),構成煌斑巖特有的煌斑結構;長石和副長石限於基質中;方解石和沸石以及其他水熱礦物多半是原生礦物,有時它們與副長石等一起,構成眼球體(常見於堿性煌斑巖中),它由熔體不混溶作用,形成於水氣壓力升高、熔體沸騰的巖漿結晶晚期;黃長石可出現於堿超基性煌斑巖中;此外,煌斑巖還可含不定量的磷灰石、榍石、磁鐵礦、綠泥石、蛇紋石、滑石、硫化物等。

  根據所含礦物的組合情況和相對含量,可以對煌斑巖作進一步命名(見表)。

煌斑巖分類

其中閃正煌巖、閃斜煌巖、雲正煌巖和雲斜煌巖等四種鈣堿性煌斑巖是最常見的,它們常與後造山期花崗巖、花崗閃長巖和閃長巖共生,常包裹各種巖石捕虜體和長石、石英捕虜晶以及長石、鐵鎂礦物巨晶。方沸堿煌巖、黑雲沸煌巖、霞閃正煌巖和霞閃斜煌巖等為堿性煌斑巖,較少見,常含堿性長石、普通輝石、鈦普通角閃石和磷灰石巨晶,並可含二輝橄欖巖、輝石巖包體和麻粒巖捕虜體。黃長煌斑巖是罕見的堿超基性煌斑巖,常包裹二輝橄欖巖包體以及單斜輝石、斜方輝石、黑雲母、角閃石巨晶。後兩類堿性和堿超基性煌斑巖與堿性雜巖和(或)火成碳酸巖共生。

  煌斑巖除呈巖墻產出外,還可以呈巖脈、巖床或巖頸產狀。

  關於煌斑巖的成因,說法不一,流行觀點有以下幾種:①由上地幔巖石在富CO2等揮發組分條件下,經部分熔融產生,類似於金伯利巖成因。②由形成花崗質巖石的殘餘巖漿,分異出基性巖漿,從而結晶出煌斑巖。③由富揮發組分的玄武巖漿結晶而成,揮發分H2O和CO2促使煌斑巖中黑雲母和角閃石等自形斑晶的形成、運動、浮起和圓化。④由於水熱氣流的堿交代作用,使玄武巖脈轉變為煌斑巖。⑤巖漿液態不混溶作用或同化混染作用,也能形成煌斑巖。

  鉀鎂煌斑巖是一類煌斑巖狀、呈次火山或噴出產狀的火成巖。它在化學上富K2O和MgO,有時還富 TiO2,但SiO2基本飽和。它的特征礦物是白榴石、金雲母、鉀-堿鎂閃石和矽鋯鈣鉀石。主要巖石是透輝白榴巖、白榴金雲煌斑巖、金雲白榴斑巖和鎂鐵白榴金雲火山巖,它們有時呈凝灰巖狀外貌產出。鉀鎂煌斑巖可含金剛石,澳大利亞西部阿吉爾火山通道(Argyle Diatreme)就因鉀鎂煌斑巖富含金剛石(每噸巖石中含1.03克)而著名於世。由於鉀鎂煌斑巖常與金伯利巖共生,因此它的成因就與金伯利巖的形成相聯系,有人認為它是中、低壓力下金伯利巖漿的分異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