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學傢。1904年3月30日生於四川仁壽,1995年3月22日卒於北京。192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學系。1935年獲瑞士濃霞臺大學博士學位。1946年被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中央地質調查所所長和技正,中央大學和北京大大學教授,西南地質調查所所長,西南地質局局長,地質部石油地質局總工程師,中國地質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副主任,中國地質學會理事長。現任中國地質科學院名譽院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55年當選)。1980年獲瑞士蘇黎世理工學院榮譽科學博士學位,1985年被選為北美地質學會名譽會員,1988年當選為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1932年黃汲清的《中國南部二疊系地層》奠定瞭中國二疊系劃分和對比的基礎。1945年的《中國主要地質構造單位》首次系統地論述瞭中國及鄰區的大地構造單元劃分及演化特征,開創瞭以槽臺說研究中國大地構造的途徑,提出瞭多旋回構造運動說,指出瞭喜馬拉雅的形成是受一種強大的下插作用的結果。多旋回運動說已應用於地質工作的各方面,對地質找礦有明顯指導意義。他主編出版瞭第一張中國地質圖(1:300萬)和14幅分幅地質圖(1:100萬)。他組織領導瞭新疆石油考察,提出瞭陸相生油論和多層生油、多層儲油的見解,在石油勘探和開發中得到證實。板塊學說傳入中國後,他結合槽臺說、多旋回說,提出板塊多旋回開合運動和手風琴式運動的概念。他於1987年出版的專著《中國及鄰區特提斯海的演化》中提出瞭南北兩個主縫合帶之間存在一個互換構造域的觀點。由於大慶油田發現過程中的地球科學工作,他和其他科學傢共同獲得1982年國傢自然科學一等獎(集體)。由他組織領導編制的《中國地質圖類》(《中國地質圖類及亞洲地質圖》)獲得同年國傢自然科學一等獎(集體)。他的《中國大地構造基本特征》一書被譯成多種文字,並獲得同年國傢自然科學二等獎。主要著作還有《中國南部二疊紀珊瑚》(1932)、《多旋回構造運動觀點初步探討地殼發展規律》(1962)和《中國大地構造基本輪廓》(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