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給定溫度下,溶質在溶劑中溶解的量達到最大時的溶液。這時,溶質的溶解速率與溶質從溶液中析出的速率相等,溶液達到瞭動態平衡。例如,在20℃時將過量乙酸鈉晶體放入水中,劇烈攪拌直到不再有乙酸鈉晶體溶解,所得溶液的濃度是每100克水含46.5克乙酸鈉;進一步加入乙酸鈉也不再溶解,即為乙酸鈉的飽和溶液。

  若溶液中溶質的濃度低於飽和溶液的濃度,則稱該溶液為不飽和溶液。例如,在20℃時如果溶液中所含乙酸鈉的量少於每100克水46.55克,則加入溶質會繼續溶解。這種溶液未達到動態平衡。

  過飽和溶液為一種介穩定狀態的溶液,它的濃度超過該溫度下飽和溶液的濃度。例如,將20℃時的飽和乙酸鈉溶液小心冷卻至0℃,過量的乙酸鈉暫時並不結晶出來,即形成過飽和溶液。如果加入一小顆乙酸鈉晶種,或者劇烈攪拌,就會破壞這種介穩狀態,立即析出晶體,直到形成穩定的飽和溶液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