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相沉積環境中可以生成大量石油的理論。陸相成油說是石油有機成因說中的一種學說,也是一大發展。因為過去的有機成因理論認為,隻有在海相沉積中才能生成石油。陸相成油說的主要依據如下:①在陸相地層中發現瞭豐富的油氣資源。例如中國的松遼盆地就是一個大型的中生代陸相沉積盆地。勘探證實,松遼盆地發育著廣泛的下白堊統湖相生油巖系,存在著良好的聚油條件,分佈著大慶油田。又如美國的尤因塔盆地也是一個第三系陸相沉積盆地,其中,始新統湖相沉積是很好的生油層系,除有油田分佈外,其其瀝青脈礦和重油砂礦的儲量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地位。②陸相沉積環境中,無論是有機物質的數量,還是有機質轉化為烴條件,並不亞於海相沉積環境。例如中國的松遼盆地,面積為26萬平方公裡,陸相沉積地層厚度在5000米以上,生油巖厚達500米,其中反映有機物質數量的有機碳含量,以及反映有機物質轉化條件的總烴含量、總烴/有機碳指標均高。

  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沉積巖中植物的和動物的、水生的和陸源的有機物質,都可以作為生油母質;陸相沉積環境與海相沉積環境一樣,在溫度等因素使有機物質轉化為烴的條件下,都可以生成大量石油。陸相成油的必要條件是:構造上為強烈坳陷盆地;堆積有足夠的地層厚度;沉積上屬湖相;具有一定數量的有機物質的富集;還原環境和促使有機物質轉化的因素以及發育良好的成油地層組合。可見陸相沉積環境中的石油生成與海相沉積環境相比,除原始有機物質有某種程度差別外,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參考書目

石油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地質研究所主編:《中國陸相油氣生成》,石油工業出版社,北京,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