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酸性噴出巖。由花崗質巖漿噴出地表冷凝形成。因經常發育流紋構造而得名。呈熔巖流產出的流紋巖分佈有限,一般呈規模不大的火山穹丘和巖流產出;而大面積分佈、具流動構造的酸性火山巖,主要是熔結凝灰巖,它呈巖席、穹丘和巖牆產出。流紋巖按其特徵和產出的地質環境可分為鈣鹼性和鹼性兩個系列。①鈣鹼性系列的流紋巖,常與流紋質、安山質凝灰巖、熔結凝灰巖和安山巖共生,產在島弧、活動陸緣和大陸板內活動帶。一般呈絳紅、肉紅、灰黃等色。除流紋構造外,還有石泡構造。常具斑狀結構,斑晶晶主要是石英和透長石,有時有數量不等的斜長石(鹵長石或鹵中長石),少量黑雲母,偶爾見輝石斑晶。在特定條件下,可出現少量堇青石、石榴子石或石墨。基質為霏細結構、球粒結構和玻璃質結構,有時見脫玻隱晶質結構、顯微嵌晶結構和顯微文象結構。其化學成分為 SiO2>70%,CaO>1%,(K2O+Na2O)<8%,K2O>Na2O。②堿性系列的流紋巖,常與堿流巖、堿長粗面巖和堿性玄武巖共生,產在大陸邊緣活動帶的拉張階段和裂谷階段,是巖漿後期分異作用的產物。堿性流紋巖一般為綠色、灰綠色、灰紫色和灰白色。呈斑狀結構,斑晶常見有鈉透長石、歪長石或鈉長石,石英很少或沒有,可見少量普通輝石或霓輝石。基質微晶可見霓石、鈉閃石和鈉鈣閃石等。基質結構除鈣堿性流紋巖中所見的類型之外,還有粗面結構和粗面-霏細結構。其化學成分為SiO2>68%,CaO<1%,(K2O+Na2O)>8%,Na2O含量常大於K2O。

  形成流紋巖和流紋質火山巖的巖漿通常認為是地殼物質在特定深度、溫度和含水量的條件下部分熔融而產生的。但有時會混入來自上地幔的基性巖漿。與流紋巖伴生的金屬礦產有鉛、鋅、銀、金和鈾等,非金屬礦常見的有沸石、蒙脫石、高嶺石、葉蠟石、明礬石和螢石等。(見彩圖)

流紋巖 5×7厘米 產地:河北赤城 中國地質博物館標本工廠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