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瞭揭露地質現象及礦體產狀,從地表或在地下掘進的各種類型小斷面坑道的勘探,簡稱坑探。也稱坑探工程學。它是探礦工程的一種方法,也是採礦工程的一個分支。坑探過去曾稱作“山地工作”,因含義不確切,現已不用。

  坑探工程包括的坑道類型如下:

  坑探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可供地質人員進入坑道內直接觀察研究地質構造和礦體產狀,進行地質素描和采集巖、礦樣品。它常被用於檢驗鉆探和物探以及化探資料的可靠程度,進一步求得高級礦產儲量。在礦床構造復雜和礦體品位變化較大的放射性元素、有色金屬、稀有金屬、貴金屬和非金屬以及晶體原料等礦床勘探時,坑探工程更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勘探和采掘方法。

  坑探工程的掘進方法(見勘探坑道掘進方法),常根據巖層穩定程度和湧水量的不同,而分為一般掘進法和特殊掘進法。根據采用的掘進動力和工具不同,分為手工掘進和機械掘進。按照掘進工藝程序分為鑿巖、爆破、裝巖、運輸、提升、通風、排水、支護等工序。

  坑探工程應用在地質工作各個階段:①在區域地質調查階段,以施工探槽、淺井為主,用於揭露基巖、追索礦體露頭,圈定礦區范圍,為地質填圖提供直觀資料。②在礦產普查階段,以地下工程為主,掘進較短的水平坑道和傾斜坑道(稱短淺坑道),查明地質構造,采取巖、礦樣和進行地質素描等,以提高地質工作程度,作出礦床評價。③在勘探階段,常需掘進較深的水平、傾斜和垂直坑道(稱中深坑道),以探明礦床的類型、礦體產狀、形態、規模、礦物組分及其變化情況等,以求得高級礦產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