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陸棲動物區劃6個地理界之一,包括南美洲、中美洲、墨西哥南部及西印度群島。大部分地區位於熱帶範圍。植被多為熱帶森林,北方熱帶草原上生長著稀疏樹木,以紡錘樹為典型,回歸線以南逐漸過渡到溫帶草原,大陸南端以濕寒森林為著。

  區系特徵 本界因歷史發展情況複雜及景觀的多樣性,因而形成瞭豐富的動物區系組成,陸棲動物種類之多,冠於其他各界,並擁有眾多的特有類群。在第三紀以前,本界曾是瓦岡岡納大陸的一部分,和南極洲、非洲、澳大利亞等相連,因此動物區系至今仍殘留有許多共同的種類,如肺魚,走禽類及有袋類等。在第三紀時,本界則完全與其他大陸隔離而孤立存在,因而發展形成瞭特有的動物,如貧齒目、闊鼻猴類及南美有蹄等。至第三紀末,南美和北美的陸地又相連接,兩洲動物相互遷移,從北美侵入的有,食肉目、長鼻目、奇蹄目、偶蹄目等許多動物,豐富瞭南美的動物區系。

  代表性動物 哺乳類,有20個特產科,包括與大洋洲界袋鼠有親緣關系的新袋鼠科(Caenolestoidae),與東半球猴類相關又相異的卷尾猴科(Cebidae),可供實驗室用的豚鼠科(Caviidae)及硬毛鼠科(Capromyidae)。鳥類,有25種特產科,包括美洲鴕科(Rheidae),此科與產於非洲的鴕鳥科及大洋洲的鶴鴕科等具有很近的親緣關系;還產有叫鴨(Anhimidae)、麝雉(Opisthocomidae)、(Ramphastidae)等科。另外,鳴禽亞目有16科,其中本界產有10科,例如灶鳥科(Furnariidae)、侏儒鳥科(Pipridae)、霸鶲科(Tyrannidae)等,最後一科也見於北美洲,種數達365種。還產有吐綬雞科(Meleagrididae,主要在北美洲,即新北界)及蜂鳥科(Trochilidae,主要在本界)。爬行動物的泥龜科(Dermatemydidae)及兩棲動物的無肋蟾科(Rhinophrynidae)均為本界特產;由於童體生殖而馳名的鈍口螈科(Ambystomidae),僅見於北美洲及本界北部。(見彩圖)

新熱帶界動物巴西貘,分佈於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