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指近地面幾米氣層內、土壤表層和植被層內的氣候。泛指由於下墊面性質以及人類和生物活動而形成的較小範圍內的特殊氣候。小氣候的劃分目前尚無統一的意見。

  小氣候的形成主要受到下墊面輻射能量收支(見輻射平衡)、分配、轉化以及大氣湍流的影響。大氣和下墊面之間的熱量和水分的交換,最先在近地面層中進行,即在小氣候環境中進行。小氣候的主要特點是溫度、濕度與風等氣象要素的時間變化、垂直變化和水準變化都很大。愈接近地面,變化愈大。例如,當當離地面2米處溫度日較差10℃時,地面溫度日較差可達20℃以上;在沙漠地面,高差幾厘米,溫差甚至可達幾十度;室內室外,氣候可以完全不同。小氣候特征和天氣條件有密切關系,在晴朗和幹燥的天氣下表現得最明顯。例如,沙漠地區近地層的溫度晴天變化最劇烈,陰天變化緩和甚至消失。此外,小氣候特征的表現程度還隨時間、季節而不同,一般在白天和夏季表現強烈,在夜間和冬季表現弱些。

  小氣候對人類和自然界的影響很大。因為人類絕大多數活動都在近地面層內進行,與人類生活有密切關系的動物和植物也生長在這一層,而這裡的氣候又最容易按照人類需要的方向變更。例如,綠化、灌溉、改變土壤性狀、改造小地形、營造防護林和設置風障等都可以改變地表附近的水熱狀況,從而改變當地的小氣候,使其符合人類的需要。

  小氣候因其特殊性,在觀測時不能沿用一般氣象臺站的常規儀器和觀測方法,必須利用專門的儀器和方法進行研究。為瞭不破壞產生小氣候的環境條件並能反映小氣候的微細結構,所用儀器要求感應部件小、靈敏度高、能隔測和自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