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地理區域內,兩個以上不同的土壤分類單元所形成的格局。也是土壤的製圖單元。由於製圖比例尺較小,或因製圖的目的不宜將格局拆開,即以所構成的格局為製圖單元。由於母質、地形與水文因素的差異,在地理分佈上構成不同的土壤組合。同一土壤帶具有類似的土壤組合,但類似的土壤組合也可出現於不同的土壤帶。同一土壤組合各成分的面積、數量、幾何特性雖各異,但組合的結構形式基本一致。

  1938年,美國C.E.凱洛格提出將土壤組合作為製圖單位,稱稱為“土壤組合制圖單元”。同年美國農業部發表第一張全美土壤組合圖。1971年,R.W.西蒙森按比例尺大小將土壤組合分為超級土壤組合、大土壤組合、中土壤組合和微土壤組合4種。60年代以來美國各縣土壤調查圖,多采用土壤組合圖。

  土壤組合包括:①決定於微地形變化的組合。組合中各組分屬於同一水熱系列或水鹽系列,如華北平原的花堿土、沙土與兩合土的組合。②決定於中地形變化的組合。各組分屬於不同的水熱系列或水鹽系列,如黑鈣土地帶沿地形高低出現的黑鈣土、草甸黑土與暗色草甸土構成的組合。③由不同的母質而形成的組合。如紫色土、黃壤和黃色石灰土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