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土地類型的特點、分佈和空間組合的一種專題地圖。是農業區劃和規劃的基礎圖件,也是土地類型學的專門研究方法。土地類型圖的製圖理論和方法是在20世紀20年代後才逐步發展起來的。土地類型圖在蘇聯稱為景觀圖,在歐美國傢稱為土地系統圖。

  因製圖比例尺不同,圖中所表示的內容不同,一般是詳細大比例尺圖(大於1:1萬)表示相的類型,概括大比例尺圖(1:1萬~1:20萬)表示相或限區的類型,中比例尺圖(1:20萬~1:100萬)表示限區區或地方的類型,小比例尺圖(小於1:100萬)表示地方類型的高級分類等級。土地類型圖的內容(圖例)不是分類的重復,由於制圖的任務、比例尺、各種土地類型的面積大小和分佈特點、研究的程度等影響,圖例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與分類系統不完全一致。例如,可以舍棄某些在圖上無法描繪的類型,也可用超比例尺符號表示比制圖對象低一級的土地分級單位的類型。

  土地類型制圖還要註意土地系列制圖的研究。土地系列制圖是指土地的相同比例尺不同內容,或不同比例尺相同內容的成套(或一系列)圖件的編制。它包括兩方面的制圖工作:土地綜合制圖和土地制圖綜合。土地綜合制圖是對某地所進行的同種比例尺而內容不同的成套土地地圖的編制,如編制同種比例尺的土地類型、土地分等、土地利用現狀、土地利用規劃等圖件。它是土地綜合全面制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土地制圖綜合是對相同內容、不同比例尺的土地地圖從大比例尺到中、小比例尺的系列成圖,如編制各種比例尺的土地類型圖、土地分等圖、土地利用現狀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