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超旱生的半喬木、半灌木和灌木或者旱生的肉質植物佔優勢的稀疏植被。荒漠地區氣候乾旱,溫差大,風沙多,土層質地粗糙、缺乏有機質、強度鹽漬化,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少於250毫米,年蒸發量大於降水量數倍至幾十倍(見荒漠氣候),植被稀疏且種類貧乏。亞洲大陸最主要的荒漠植被類型為超旱生的半木本植物佔優勢的群落,而在其他大陸還有別的類型,例如拉丁美洲的仙人掌荒漠。

  荒漠植被的植物在溫帶以藜科、蒺藜科、檉柳科、麻黃科、菊科、豆科為主;在在熱帶和亞熱帶以仙人掌科、大戟科和龍舌蘭科為主。植物以各種不同的生理-生態方式適應嚴酷的生態條件,有的葉面縮小或退化,成無葉類型,以減少蒸騰;有的具肉質莖或葉,用於貯藏水分;有的莖具有發達的保護組織,莖葉被白色茸毛,或莖具光亮白色皮部,以抵抗灼熱;它們大多數具發達的根系,以便從土層深處吸收水分;還有一些植物在春季或夏秋降水期間,迅速生長,到旱季或冬季來臨之前,完成生活周期,以種子或根莖、塊莖和鱗莖渡過不良的季節。荒漠植被的生產量很低,平均每年每平方米隻有90克左右,但在為荒漠動物群提供食物和庇護,參加荒漠生態系統的能量轉化和物質循環,以及防止風蝕和固定流沙等方面仍有重要作用。(見彩圖)

新疆溫帶荒漠

  荒漠植被主要分佈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幹旱地區。在北半球,從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經阿拉伯半島、伊朗高原、印度半島西北部、蘇聯中亞、直至中國西北和蒙古,形成世界上最廣闊的荒漠區,即亞非荒漠區。此外,還有北美荒漠、南美西海岸荒漠、澳洲荒漠和南非卡拉哈迪荒漠。在這些荒漠地區生長著荒漠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