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現代氣候以前的氣候,包括歷史氣候和地質時期氣候(見氣候變遷)。在地質學上,指地質時期氣候。古氣候的研究,在地理學和氣象學上,對於瞭解氣候變遷、現代氣候的形成、自然地理環境的演變有重要作用;在地質學上,對於地層劃分和對比,地殼演化研究以及礦產資源成因和探測都有指導意義。

  研究簡況 地球氣候變遷遺留的痕跡很早就被人們所註意。中國北宋時期的沈括通過對延州(今陝西省北部)化石的觀察察,提出在當時氣候條件不宜竹類生長的延州可能在“曠古以前,地卑氣濕而宜竹”的觀點。1686年,英國R.胡克根據波特蘭角的海龜化石和巨大的菊石,認為該地過去氣候曾經是比較溫暖的。1840年,瑞典J.L.R.阿加西根據阿爾卑斯山的冰川堆積,第一次提出地球氣候史上曾出現過冰期氣候。20世紀初,德國A.彭克和E.佈呂克納著《冰川時期的阿爾卑斯山》,將阿爾卑斯山第四紀大冰期劃分為4個冰期(後又劃分成5個冰期)。20世紀以來,許多學者對古氣候進行瞭研究。中國竺可楨曾對歷史氣候作瞭大量研究,他的《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1972)一文受到國內外有關學者的普遍註意。

  研究方法 地球上儀器觀測的氣候記錄,最長不過二、三百年。有兩類資料可以把氣候記錄延長到沒有儀器觀測的年代:一類是歷史資料,如考古發掘物、歷史文獻等;另一類是各種天然氣候記錄,包括樹木年輪(見年輪氣候學)、地層中的生物化石、植物孢粉、各類沉積物的特征,以及各種自然地理因子變遷的痕跡等。這些天然氣候記錄有連續的,也有間斷的,其適用的地理范圍、研究的時期及在氣候上的意義也都不相同。時期愈早,古氣候記錄愈少。

  地質時期氣候研究主要包括尋找古氣候證據和確定證據年代(稱為斷代技術)兩個步驟。前者采用地質學方法、地理學方法和同位素方法(物理學方法)等。地質學方法是根據生物生存條件、巖層和沉積礦床的形成與氣候的關系,通過對地層中生物化石和沉積物等特性的研究,闡明地質時期氣候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分佈和變化規律。例如:煤層的存在,可以推斷為濕潤氣候;出現珊瑚礁,可推斷為溫暖氣候;有石膏、巖鹽,可推斷為幹燥氣候。此外,通過地層中植物孢粉判別母體植物的種屬,可推測過去的植被及其相應的氣候。地理學方法主要是考察自然地理環境的變遷,如海平面的升降、河流和湖泊水位的變化、冰川和雪線的進退、沙漠和凍土以及森林等界限的推移,用以估計相應的氣候演變。同位素方法是利用元素同位素含量和比值來推測過去氣候的溫度,其中以氧同位素方法應用最廣。例如,利用氧同位素比值可以測定極地冰原不同冰層形成時的溫度狀況。自然界的氧有氧-16、瘍-17、氧-18三種同位素。在冰層形成時,氣溫越低,其中氧-16和氧-18的比值越高。因此,可以根據氧-16和氧-18比值的變化,瞭解第四紀海面溫度的變化。氧同位素方法同樣可用於測定鐘乳石和樹木年輪形成時的溫度。利用碳-13和碳-14的比值,也可推測過去的溫度,但應用不太廣泛。

  斷代技術是確定各種證據形成的順序和年代。可分為相對斷代和絕對斷代。相對斷代隻說明證據在形成時間上的新老順序,主要依據古生物方法加以劃分,如孢粉斷代、地層學斷代等。絕對斷代是明確給出證據形成的絕對年代,主要是根據巖石中放射性同位素蛻變產物的含量加以測定的。

  歷史氣候研究主要利用歷史文獻和考古發掘物中關於氣候的證據,分析歷史時期的氣候狀況。

  氣候史 地球起源以來的約46億年中,氣候曾發生過多次巨大變化。現在人們還無法瞭解地球早期的氣候狀況,隻能通過某些直接和間接的方法推測約20億年以來的氣候變化。前寒武紀以來,至少出現過多次全球性的大冰期。

  一般認為,對地質時期溫度的估計從中生代(距今2.3~0.67億年)起才比較可靠。據H.弗洛恩估計,中生代時的年平均溫度在兩極附近為8~10℃,低緯度熱帶地區為25~30℃。

  新生代(距今約6700萬年以來)氣候的主要特征是中緯度溫度緩慢地下降(見圖),而熱帶地區卻無明顯變化。它導致南極洲冬季降雪,山嶽冰川逐漸增加,大洋底水溫下降。大約在距今500萬年以前,南極地區已出現冰蓋。到250萬年前,北半球冰島等地區也開始出現山嶽冰川,以後格陵蘭等地的現代冰川又相繼形成。於是,地球氣候逐漸進入到一個新的大冰期,即第四紀大冰期。

新生代以來中緯度氣溫變化

  第四紀大冰期開始時間有很大爭論,但多數人認為始於距今200萬年以前。第四紀氣候是以大陸冰蓋和中、高緯度山嶽冰川為主要特征,統稱為第四紀大冰期。在第四紀內,依據冰川覆蓋面積的變化,可劃分出幾次冰期和間冰期。由於氣候變化隨地區的差異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各地劃分的冰期有所不同(見冰期)。

  第四紀中以裡斯冰期的冰川作用最為強烈,當時地球有十分之二到十分之三的大陸面積為冰川覆蓋(現在約為十分之一)。在亞洲,冰蓋到達貝加爾湖附近。

  冰期氣溫平均比現代低8~10℃。間冰期氣溫比現代高,北極地區氣溫較現在高10℃以上,低緯度地區也較現在高5~6℃。冰期和間冰期溫度的巨大變化,導致其他氣候要素和自然地理因子的變化:①雨帶分佈的變化。冰期時,極地冰原面積擴大,極地反氣旋增強,極地高壓帶向中、低緯度地區擴展,迫使行星極鋒帶移至中、低緯度地區,導致中、低緯度地區低氣壓活動頻繁,雨量充沛,湖水面積擴大。例如,亞洲中部、非洲北部和中部、北美洲西部等,在冰期時均為濕潤地區,但在間冰期時,上述地區的氣候常很幹燥。②雪線的升降。冰期時,全球山嶽雪線普遍下降,大多數山嶽雪線下降1000~1400米,熱帶地區雪線下降700~900米。③海平面的升降。冰期時,地球表面的水相當大的一部分形成巨大冰蓋而留在陸地上,海平面因此降低。例如,玉木冰期時的海平面比現代低約100米。在間冰期最暖時期的海平面,可能比現代高出15~30米,甚至更高。④生物群落的遷移。在冰期時,冰川擴張,氣候帶向低緯度地區移動。在間冰期時,冰川退縮,極地地區氣溫升高,氣候帶向高緯地區移動。與氣候帶相應,生物群落也隨之南北遷移。例如:克裡米亞(裡斯冰期)的地層裡發現過北極狐、北極鹿化石;在南高加索,從冰期地層裡發現過猛獁象化石,這些都屬於極地動物。在間冰期,北冰洋沿岸有虎、麝香牛等喜溫動物群活動。

  冰後期(約從1萬多年前開始),全球氣溫逐漸上升,冰川覆蓋的面積相應縮小,海平面隨之上升,地球氣候又進入較為溫暖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