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組成有共同特點、化學地理過程在時間和空間上將各個組成部分聯成有機整體的特定區域。

  地球化學景觀是組成自然景觀的一個重要方面。地球化學景觀著重分析景觀的化學組成、元素和化合物的遷移轉化的特點及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地球化學聯繫。對於自然景觀則全面地分析景觀的形態、結構、組成及整個自然地理過程。

  劃分 地球化學景觀最重要的問題是景觀單元的劃分。自然然景觀劃分的原則、方法和系統基本上可用於地球化學景觀的劃分。從景觀類型分有綱、型(亞型)、屬、種(單元景觀)等,從景觀區劃分有地帶、地區、區等。

  蘇聯學者劃分景觀型或景觀地帶,以空氣遷移元素具有顯著不同的生物循環作為劃分的主要標志,劃分出森林、草原、苔原和原始荒漠景觀;按水遷移標型元素劃分景觀屬(見表)。

基本地球化學景觀類型

  最基本的景觀單元是單元景觀。單元景觀有獨特的化學組成和結構,在水平方向上沒有變化,而在垂直方向是由不同層次組成。單元景觀自下而上由風化殼、土壤、生物群落、近地大氣層,以及潛水、地表水和大氣降水等要素組成。這些要素的組合稱為單元景觀的結構。單元景觀有3種基本型,即殘積景觀、水上景觀和水下景觀(見圖)。它們之間既有密切聯系,又有明顯差異。殘積景觀中淋溶出的物質通過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輸送到水上景觀和水下景觀。水上景觀和水下景觀又合稱為從屬景觀,其他球化學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鄰近高地上的殘積景觀。殘積景觀又稱自成景觀,其地球化學特性很少受水上景觀和水下景觀的影響。自成景觀和從屬景觀構成的統一整體,即為地球化學景觀。

單元景觀基本型

  分類 根據景觀內部物質運動形式,可將地球化學景觀分為非生源景觀和生源景觀。非生源景觀隻有物質和能量的物理化學遷移轉化過程,而缺少物質和能量的生物遷移轉化過程,如永久積雪景觀、年輕的火山景觀等。生寫景觀除有物質和能量的物理化學遷移轉化過程外,還有物質和能量的生物遷移轉化過程,即物質和能量的生物循環,如森林景觀、草原景觀、草甸景觀、苔原景觀和荒漠景觀等。

  研究方法 地球化學景觀研究的基本方法為相關對比法。在系列單元景觀中佈置采樣點。從每一采樣點,垂直采集巖石、風化物、土壤、植物、水和大氣樣品,進行分析,將分析數據進行對比,找出它們之間相關性,確定其標型元素和地球化學特征。根據對於一系列佈置的樣點的分析資料,找出各單元景觀之間在地球化學方面的聯系。

  系統分析方法已引入地球化學景觀研究中,把地球化學景觀做為一個動態系統來研究。首先研究輸入景觀中物質和能量,以及遷移和轉化的機理,然後研究輸出什麼物質、多少能量和產生什麼影響,繼而研究各種景觀的相互聯系。還可預測景觀中地球化學過程變化的趨勢,為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提供更可靠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