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病分佈規律主要取決於致病環境因數的強弱和變化及其在地域上的差異,同時,社會經濟因數對致病環境因數也有重要影響。它們共同作用決定著地方病分佈的特點、類型和變化趨勢。

  地方病為環境物理因數所致,其分佈主要取決於太陽輻射、氣壓、高溫、嚴寒等因數的地域分異。如高山病出現於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山高原地區。

  環境化學因數所致的地方病(也稱水土病),其分佈主要取決於環境中有關化學元素含量水準、、形態等的地域分異,它的分佈規律既與地理地帶性因素(水、熱、土壤、生物)和非地帶性因素(巖性、地貌等)有關,也受到人類活動和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如地方性甲狀腺腫(圖1)是一種因環境缺碘所致的地方病,分佈范圍很廣。一般認為它主要分佈在古冰川侵蝕、雨水淋溶和遠離海洋的地區。與此相關聯的是,地方性克汀病主要分佈在地方性甲狀腺腫的嚴重流行區。近年來,發現環境高碘也是地方性甲狀腺腫流行的因素之一。地方性氟中毒(氟斑牙和氟骨癥)的分佈決定於環境中氟的地域分異,一般認為飲水氟含量超過1.0毫克/升的地區就有可能出現該病。中國地方性氟中毒的環境類型可分為幹旱濃縮型、高氟巖礦型、高氟溫泉型、生活燃煤污染型和高氟茶水型。在中國,克山病和大骨節病(圖2)呈東北到西南方向的帶狀分佈正好與低硒地理帶的分佈相吻合。同時,用補碘措施在預防克山病和防治大骨節病方面也取得瞭很好的效果。(見彩圖)

圖1 地方性甲狀腺腫患者

圖2 大骨節病患者(右)和正常人對比

中國四種地方病分佈圖

  環境生物因子所致的地方病,其分佈主要與致病生物、宿主或傳播媒介的生活習性、生物學特性及其生態環境有關。環境水熱條件是控制上述生物因子活動的主要因素。因此,這類地方病的分佈常表現出與氣候條件有很好的相關性。如瘧疾的分佈主要局限於某些熱帶、亞熱帶地區。

  人類活動和人類社會經濟因素,不斷影響和改變地方病的分佈范圍和分佈空間模式。如地方性甲狀腺腫,由於碘鹽、碘油的推廣,食品交流,城市化發展等因素,許多原來的嚴重流行區病情已基本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