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音障。大展弦比的直機翼飛機,在飛行速度接近聲速時,會出現阻力劇增、操縱性能變壞和自發栽頭的現象,飛行速度也不能再提高,因此人們曾以為聲速是飛機速度不可逾越的障礙,故有此名。

  聲障一詞最早出現於20世紀40年代初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鬥機的設計已經相當成熟,雖然還沿用直機翼,但暴露在機外的零件已經很少,飛機外形十分“乾淨”。當時單臺發動機的動力已超過一千馬力(1馬力=735.499瓦),飛機的平飛速度已達聲速的一半;;俯沖時,可以超過聲速的0.7倍。正是在後一情況下發現飛機有自發栽頭和尾翼強烈抖振現象,使整個飛機有破碎的危險。後來發現,自發栽頭是由於翼面附近出現相當大的超聲速區,翼面上吸力區(氣壓低於大氣壓的區域,也稱負壓區)大大地向後擴展,壓力中心顯著後移,從而產生很大的低頭力矩造成的。翼面上的局部超聲速區是以激波為後界的,而激波又引起翼面上的邊界層分離;分離流很不穩定,打到尾翼處就會引起尾翼抖振。同時這還使飛機的阻力隨馬赫數的微小上升而急劇增大,因而人們認為聲速是飛行速度進一步提高的不可逾越的障礙。隨著飛機外形設計的不斷改進(如改用展弦比較小和翼剖面更薄的後掠機翼),推力更大的噴氣發動機的制成,聲障也就成為一個歷史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