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動力學的一個新分支,主要研究近地面大氣中風的各種空氣動力學特性和各類粒子在其中的遷移擴散規律。它是在解決環境問題的社會需要推動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門空氣動力學分支學科,具有很強的邊緣性和應用性。20世紀初德國的L.普朗特和稍後英國的G.I.泰勒等人為這方面的研究做瞭奠基性的工作。到70年代後期學術界開始採用這一名詞,1978年起有專著出版。

  研究內容 大致可歸納為兩大類::

  ① 風環境問題 風是大氣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地球自轉科裡奧利力(見相對運動)和地面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發生的流動。這些作用和太陽的輻射作用一樣,都具有隨高度而變化的特點,因此,風是一種在大小、方向和溫度等方面都隨高度變化的特殊的湍流剪切運動。在地形地物(如山丘、森林、湖泊、建築物等)的影響下,近地面大氣的流動情況更為復雜。從空氣動力學的角度看可歸結為特種剪切湍流繞非流線體的流動問題和在不同地表面條件下的壁面湍流流動問題。在環境空氣動力學中,它們統稱為風環境問題。雪、沙遷移堆積的疏導;防風林的佈置;城市建築的規劃;運動場、飛機場的建設等都涉及風環境問題。

  ② 風擴散問題 固態、液態、氣態粒子在大氣中的擴散規律是環境保護工作十分關心的一個重要問題。它與評價大氣環境質量,預報大氣污染情況,決定廠房、煙囪等污染源的合理位置,以便充分發揮大氣的自然凈化能力,減少空氣污染的問題有十分密切的聯系。此外,它還關系到植物種子(如花粉)在大氣中的傳播和農作物的生長。各類粒子在大氣中的擴散規律除瞭受到粒子本身的物理化學性質影響外,主要還取決於風的溫度、速度(大小和方向)分佈及其脈動情況的組合。在環境空氣動力學中是以擴散能力為標準對這些組合進行分類的。通常用環境大氣的穩定性表示,並用理查孫數Ri作判據。在環境空氣動力學中,理查孫數是單位時間內大氣的熱浮力與湍流應力對單位質量粒子所作功之比,表達式為:

式中г為大氣幹絕熱遞減率; g為重力加速度; z為高度; T為氣溫;ῡ為平均風速。若 Ri<0,熱力作用加強瞭湍流作用,大氣擴散能力就增強,成為一種不穩定狀態;若 Ri=0,湍流作用不會受熱力作用的影響,大氣就處於中性狀態;若 Ri>0,熱力作用抑制瞭湍流作用,大氣擴散能力就減弱,成為一種穩定狀態。風擴散問題的核心就在於弄清在各種地形地物的條件下和不同的大氣穩定度時湍流擴散的過程和機現。

  研究方法 可分為理論分析(包括數值計算)、現場觀測和實驗室模擬三種。現場觀測是最基本的方法,既能為實驗室模擬和理論研究提供線索,又可檢驗它們的結果,從現場觀測歸納出來的許多經驗和半經驗模式已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發揮重大的作用。但這種方法耗費較多的人力、物力和時間,特別是由於現場條件無法進行控制和改變,難以用來從事機理的研究和解決復雜問題。所以,在環境空氣動力學的研究和應用中,實驗室模擬,特別是環境風洞(見彩圖)模擬實驗的方法很受重視。至於理論分析方面,目前還沒有令人滿意的模型。

北京大學力學系二元低湍流風洞(0.8米×0.3米×0.3米),用以研究各向同性湍流,剪切湍流和層流向湍流過渡的機理。

北京大學力學系實驗環境風洞(3米×2米×30米),可模擬大氣邊界層,進行污染擴散、風環境、風載荷實驗。實驗段

北京大學力學系實驗環境風洞(3米×2米×30米),可模擬大氣邊界層,進行污染擴散、風環境、風載荷實驗。進風口

北京大學力學系三元開口風洞(直徑2.25米)的飛機飛行模擬實驗 北京大學力學系供稿

  發展趨勢 由於社會的迫切需要,環境空氣動力學進一步發展的總趨勢是把近代數學、力學、微氣象學和大氣化學等多種傳統學科,把機理研究和實際應用以及把理論分析、現場觀測和實驗室模擬三種手段都密切結合起來進行研究。具體表現在:建立能同時體現確定性和隨機性的理論模型;增進實驗模擬能力和探討相似律;改善現場測試儀器和提高數據處理水平以及進一步開拓研究內容。特別是在研究內容的開拓方面,將側重研究風載荷、風資源和風災害等問題。研究風載荷問題的目的是確定高聳建築物和構築物所受到的風壓,包括風壓平均值的分佈情況並探索風壓脈動值的變化規律。研究風資源問題是從開發利用新能源的角度,從少量觀測點所獲得的數據中獲得足夠的信息以確定大范圍的風場特性。研究風災害問題是為瞭瞭解給人類帶來嚴重災難的局地風的生消規律,作好預測預報,防止風災造成的損失。

  

參考書目

 G.T.Casnady,Turbulent Diffusion in the Envi-ronment,D,Reidel Pub.Co.,Dordecht-Holland,1972.

 R.S.Scorer,Environmental Aerodynamics,Ellis Horwood,England,1978.

 J.E.Cermak,Applications of Fluid Mechanics to WindEngineering──A Freeman Scholar Lecture,Journal ofFluid Engineering,Vol.97,pp.9~38,March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