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恒星大氣中,若在單位體積裏處於某一電離態r的原子總數目為Nr,處於同一電離態r某一激發態i的原子數為Nri,則比值 符合玻耳茲曼分佈律

式中 gi為統計權重; ur為配分函數; Ei為激發電位; k為玻耳茲曼常數;溫度 T B稱為激發溫度。恒星(包括太陽)大氣的激發溫度可用 生長曲線方法求出。用生長曲線方法得出的激發溫度在大多數情況下比 有效溫度低。例如,太陽的有效溫度為5,770K,而由鐵元素譜線的生長曲線得出的激發溫度隻有4,580K,而且對不同元素的激發溫度值有很大的彌散度,可能對不同元素有不同的激發溫度。對於恒星,有時二者可相差幾千度,如 天狼和雙子座 γ的激發溫度大約為6,000K,而有效溫度則高達10,000K。這是恒星大氣不處於嚴格的熱動平衡的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