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為第四顆,在天文學中,常以符號♂表示。肉眼看去,火星是一顆引人註目的火紅色星。它同地球的距離不斷變化,因此它的亮度也不斷變化:最暗時的視星等約為+1.5等;最亮時則達到-2.9等,比最亮的恒星天狼還亮得多。它在眾恒星間的視位置也不斷變化,時而順行,時而逆行。由於它熒熒如火,亮度常有變化,位置又不固定,令人迷惑,所以中國古代又叫它“熒惑”;在古代羅馬,因為它帶有血紅色,所以用戰神瑪爾斯(Mars)命名。火星比地球小,,赤道半徑為3,395公裡,為地球的53%,體積為地球的15%,質量為地球的10.8%,表面重力加速度為地球的38%。火星有兩個衛星,即火衛一和火衛二(見火星衛星)。

圖1 地面望遠鏡拍攝的火星照片

  兩、三個世紀以來,人們用望遠鏡對火星進行觀測,獲得許多有價值的資料。1964~1977年,美國對火星發射瞭“水手號”和“海盜號”兩個系列共八個探測器。其中特別值得提出的是:1964年11月發射的“水手”4號經過火星附近時,拍攝瞭火星的照片,從而發現火星表面有不少象月球上那樣的環形山;1971年11月“水手”9號對火星全部表面進行瞭高分辨率的照相,發現瞭火星上有巨大的火山、峽谷系和寬闊的河床;1976年7月和9月“海盜”1號、2號先後在火星表面軟著陸,進行瞭多方面的探測活動,特別是進行瞭生物探測實驗,結果表明,火星上大概不存在生命(見火星上的生命)。此外,蘇聯也於1962~1973年間多次發射“火星號”系列探測器研究火星及其周圍空間,“火星”3號的登陸艙也實現瞭軟著陸。所有這些探測大大豐富瞭人們對火星的認識。

圖2 行星探測器拍攝的火星拼合照片

  公轉和自轉 火星在一個橢圓軌道上繞日公轉,軌道面與黃道面的交角為1°9,軌道半長徑約為1.524天文單位,軌道偏心率為0.093。由於偏心率較大,火星的近日距和遠日距相差4,200萬公裡。這就造成瞭火星沖日(見行星視運動)時同地球的距離有較大變化,圖3說明1971~1999年火星“沖日”情況。圖中外圈是火星軌道,內圈是地球軌道(並標出地球經過軌道不同部位時的月份)。從圖中不難看出,火星與地球的距離同發生沖日的月份有關。最小距離是在8月底,在這前後發生的沖叫作近日點沖或大沖,此時火星同地球的距離隻有5,600萬公裡左右。火星在軌道上運行一圈約687天,地球平均要經過780天(最少764天,最多806天左右)才與火星相沖一次。這樣,相沖的點約16年在軌道上轉一圈。這就是說,火星大沖大約每15年或17年發生一次。下次大沖將在1986年7月10日發生。

  火星自轉的情況和地球十分相似,自轉周期為24小時37分22.6秒,也就是說,火星上的一晝夜比地球上的一晝夜稍長。它的赤道面與軌道面的交角為23°59′,也比地球的黃赤交角稍大。火星上也有四季變化,但每季約為地球上兩季那樣長。

  大氣 和地球相似,火星上也存在大氣。在五十年代,柯伊伯等通過分光觀測,確認火星大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還有極少量的一氧化碳和水汽。根據火星探測器“海盜”1號的直接測定,火星表面的大氣壓為7.5毫巴,相當於地球上30~40公裡高度處的大氣壓。火星大氣的主要成分(約95%)是二氧化碳,有約3%的氮,1~2%的氬,合起來約為0.1%的一氧化碳和氧,還有極少量的臭氧和氫,水汽的數量很少,隨季節和位置而變化,平均約為大氣總量的0.01%。如果火星大氣中的水全部凝聚,也隻能形成0.01%毫米厚的水膜覆蓋整個火星表面。

  和地球上相似,火星大氣中也飄浮著雲,但和地球上不同的是,火星大氣中雲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火星極區的冬季,大氣溫度低於二氧化碳的凝固點(150K),因而形成覆蓋極區的濃霧狀的幹冰雲。經測定,極區的雲中也有冰的成分。中緯度地區的冬季,溫度(190K)也在冰點以下,水汽凝結,形成冰雲。

  在一些大的盾形火山附近,常常能觀測到延伸幾百公裡的雲。估計這是由於火星大氣中的氣流遇到高聳的環形山地形時被攪亂、上升,在膨脹時變冷所形成的凝固雲。這種雲都出現在大氣中水蒸氣增多的夏季。

  塵暴是火星大氣中獨有的現象,其形狀就像一種黃色的“雲”。它是由火星低層大氣中卷著塵粒的風構成的。大的塵暴在地面上用較大的望遠鏡就能觀測到。局部的塵暴在火星上經常出現。因為火星大氣密度不到地球的1%,風速必須大於每秒40~50米才能使表面上的塵粒移動,但一經吹動之後,即使風速較小,也能將塵粒帶到高空。典型的塵暴中絕大部分塵粒估計直徑約為10微米。最小的塵粒會被風帶到50公裡高空。大的塵暴多半發生在南半球的春末,當火星靠近近日點的時候。塵暴的發源地處在太陽直射的緯度線上,經常發生在海臘斯盆地以西幾百公裡的諾阿奇斯地區。中心塵雲在最初幾天慢慢擴展,然後很快蔓延開來,幾星期內就完全覆蓋南半球。特別大的塵暴還能擴展到北半球,進而掩蓋整個行星。1971年的塵暴就是這樣,它在9月開始,當“水手”9號在11月到達時,已經籠罩瞭整個火星。塵暴的起因看來與太陽的加熱作用有關。火星過近日點時,太陽的加熱作用大,引起大氣溫度的不穩定,從而產生最初揚起灰塵的擾動。然而,一旦塵粒到瞭空中,吸收瞭更多的太陽能,這種充滿塵粒的空氣就會比周圍大氣更熱,因而急速上升。別處的空氣又撲去填補它原來的位置,造成更強的地面風,形成更大的塵暴。塵暴范圍和強度越來越大。當塵暴最終分佈到整個火星范圍時,火星上溫差減小,風逐漸平息,塵粒就慢慢地從大氣裡沉降下來。沉降過程至少要幾個星期,塵暴激烈時可持續幾個月之久。幾乎每個火星年都要發生一次這種大規模的塵暴。

  表面 在望遠鏡中,火星呈現為一個明亮而模糊的微紅色圓面。最引人註目的是,覆蓋在兩極地區的白色極冠(見火星極冠),其大小隨火星季節而變化。在較大的望遠鏡中,還可以觀測到線度至少幾百公裡的明亮或黑暗區域:明亮而呈桔黃色的區域稱為“大陸”,幾乎占火星總面積的六分之五;黑暗區域稱為“海洋”,其顏色常隨季節變化。

  火星表面的平均溫度比地球低30℃以上。火星稀薄而幹燥的大氣使它表面的晝夜溫差常常超過100℃,遠大於地球上晝夜溫差的幅度。火星的赤道附近,最高溫度可達20℃左右(約在午後一小時)。到瞭夜間,由於火星大氣保暖作用很差,表面溫度很快下降,最低溫度(在黎明前)在-80℃以下。火星兩極地區溫度更低,在漫長的極夜最低溫度能降到-139℃。

  火星表面大致被一個傾斜於赤道30°的大圓分開。南半部和北半部的表面結構差別很大。就火星的地質史來說,南半部比較古老,表面崎嶇而密佈環形山。這些環形山估計多半是在火星歷史的早期(可能是最初的十億年)形成的;北半部則以大的火山熔巖平原為特征,這些熔巖平原很象月球上的“海”,斷斷續續地點綴著一些死火山。北半部地勢普遍比南半部低,環形山也比南半部少得多。火星表面的高低差別一般在5~10公裡左右。火星的沙漠部分被紅色的矽酸鹽、赤鐵礦等鐵的氧化物以及其他金屬的化合物所覆蓋,因而顯出明亮的橙紅色。

  火星表面上的地理特征,主要有:

  環形山和火山 和月面相比,火星上環形山的數量要少得多,環形山邊緣坡度平緩(坡度都小於10°),不象月面環形山能投射出尖尖的影子,這表明環形山曾受到嚴重的侵蝕。環形山可以分為兩種:火山成因的環形山和隕石撞擊而成的環形山。火星上巨大的盾形火山比地球上的火山大得多。地球上夏威夷的冒納羅亞和莫納克亞兩座火山加在一起直徑約200公裡,高出洋底9公裡,而火星上最大的奧林匹斯火山直徑約為600公裡,高出周圍地面26公裡之多。例如火星的盾形火山在形狀和結構上也酷似夏威夷的盾形火山。在各個盾形的頂端是一個環形山狀的塌陷的破火山口的復合體,這些破火山口一度曾是熔巖的出口。熔巖沿著火山側面流下,形成從中心向四面延伸的呈輻射狀的地形。“水手”9號探測器拍得的照片中有許多直徑100公裡左右的處於不同保存狀態的火山,它們分散在火星表面,大部分在北半球。至於由隕石撞擊形成的環形山,最大的是海臘斯盆地,寬達1,600公裡,深至少4公裡。南半球有些地區環形山密度同月球上明亮的高地環形山區差不多,推測它們形成的年代也差不多,為40~45億年。這些地區仍保留著古老的地表。北半球的大多數地區由於熔巖流的不斷覆蓋,古老的地表已不復存在。平原上的少數環形山是平原形成以後受隕石撞擊的記錄。

  峽谷 火星表面上最引人註目的特征是位於赤道地區的巨大的峽谷。最大的一個是位於赤道以南的水手谷,它實際上是一系列峽谷,在赤道地區延伸5,000多公裡,比周圍地面低6公裡。峽谷壁通常十分陡峭,有明顯的邊界,並顯示出陷落和山崩活動的跡象。如圖4所示,一些錯綜復雜的較小的峽谷可能是地下冰融解和蒸發期間形成的,也可能是由風或水的侵蝕造成。較大峽谷的成因至今還不知道。

圖4 火星上的大峽谷——水手谷

  河床 現在的火星是一個荒涼的世界,表面不存在液態水。因而當“水手”探測器拍攝到寬闊而彎曲的河床時,人們自然感到極大的驚異。不過,這些河床與轟動一時的“運河”完全是兩回事。這些幹涸的河床,最長的約1,500公裡,寬達60公裡或更多。主要的大河床分佈在赤道地區。圖5中河床清晰可見,大河床和它的支流系統結合,形成脈絡分明的水道系統。還可以觀測到呈淚滴狀的島、沙洲和辮形花紋。支流幾乎全都朝著下坡方向流去。這些河床同地球和月球上的熔巖河床不同,肯定是由比熔巖流更少粘滯性的液體造成的。這種液體估計就是水。今天的火星表面溫度很低,大部分水作為地下冰保存下來,還有一部分被禁錮在永久的極冠之中。極稀薄的大氣,使得冰在溫度足夠高時隻能直接升華為水汽。自由流動的水看來是無法存在的。有人認為,在火星歷史的早期,頻繁的火山活動排出大量氨和甲烷等火山氣體,這種濃厚的原始大氣會產生很強的溫室效應,從而使火星表面溫暖起來,造成有水在河裡流動的條件。後來火山活動減少,火山氣體逐漸分解,其中的輕元素原子逃逸到星際空間,重元素原子同其他成分結合,火星大氣變得稀薄、幹燥、寒冷,火星表面就成為現在所看到的樣子。也有人認為,在火星歷史的早期,自轉軸的傾斜度比現在更大,因而兩極的極冠融化,大量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大量的水蒸發並凝成雨滴在赤道地區落下,形成河流。至於有些大的河床,估計是火山活動和地熱融化瞭地下冰,出現大量的水沖刷火星表面而形成的。

圖5 火星上的河床

圖6 “海盜”1號拍攝的火星表面照片,視角約100°,左邊的石塊寬3米,圖中央的白桿是“海盜號”的儀器部分

  內部結構 幾個“水手號”探測器對火星重力場的精確測量表明,火星內部有如地球那樣的核、幔、殼的結構。與地球不同的是,火星的核中含有硫,幾乎全部的鐵都成硫化鐵,沒有遊離狀態鐵。估計火星的外殼由包含大量矽和鋁以及少量鎂的較輕的巖石組成,厚約50公裡。在過去的地質時期,火星的殼和幔曾經熔化過,使較輕的物質漂浮在表面,同時造成我們現在觀測到的熔巖平原和火山構造。估計火星幔與流體外核交界處的深度約1,100公裡,而內外核的交界處的深度約為1,700公裡。(見彩圖)

從地球上拍攝的火星照片 美國海耳天文臺

從行星際空間拍攝的火星照片 美國宇航局

“海盜”2號行星探測器在火星上 美國宇航局

火星表面的巖石和土壤 美國宇航局

火星上的日落景象 美國宇航局

火星表面照片 火星上空中有一層薄霧,前面的大石塊有三米寬1米高,周圍砂石混雜。

火星的晴日 可以看到3公裡遠處,照片上有成千上萬的石塊,從左上到右下有被風吹成的一條小溝。 美國宇航局

  

參考書目

 G.Eglinton and J.R.Maxwell,Mars:questions andanswers from Viking,Nature,Vol.265,pp.493~494,1977.

 R.E.Arvidson,A.B.Binder,K.L.Jones,The Surfaceof Mars,Scientific American,Vol.238,No.3,pp.76~77,80~89,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