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保持不變時,由於溫度的改變,造成固體、液體和氣體發生長度或體積變化的現象。膨脹的程度用膨脹係數表示。

  固體的熱膨脹 固體的線膨脹係數定義為

式中l是試件的長度,T是溫度,p是壓強。對於每種固體,都有一個德拜特征溫度

,低於此特征溫度時, α 隨溫度強烈變動;高於此特征溫度時, α實際上是常數。處在室溫的許多普通材料,其溫度都接近或高於各自的特征溫度,其長度隨溫度變化的規律,可用近似式 llo( l+ αt)表示,式中 lo為零攝氏度(0°C)時的長度, t是 攝氏溫度。

表1 固體的線脹系數α(℃-1

  從微觀看,固體的熱膨脹是固體中相鄰原子間的平均距離增大。晶體中兩相鄰原子間的勢能是原子核間距離的函數,勢能曲線是一條非對稱曲線(圖1)。在一定的振動能量下,兩原子的距離在平衡位置附近改變著,由於勢能曲線的非對稱性,其平均距離r大於平衡時的距離ro;在更高的振動能量時,它們的平均距離就更大。由於振動的能量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兩原子間的平均距離也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結果使整塊固體脹大。

  E.格臨愛森理論指出,膨脹系數同固體比熱容成正比(見非諧相互作用),在低溫下(小振幅振動)膨脹系數趨於零。

  純晶體沿不同的軸向可以有不同的α 值,多晶體幾乎沒有各向異性的效應。

  固體的面膨脹系數定義為

式中A為試件的面積。

  固體的體膨脹系數定義為

式中V為試件的體積。

  對於各向同性固體,αβ、γ之間的關系為

β2α,   γ=3α

  液體和氣體的熱膨脹 由於液體和氣體沒有固定的形狀,隻有體積隨溫度的變化才有意義,所以常用體膨脹系數表示它們的膨脹程度。體膨脹系數為

  氣體的γ 可通過理想氣體狀態方程來計算,其值與溫度和壓強有關。

表2 液體的體膨脹系數γ(℃-1

表3 水的密度和體積

  液體的γ 與壓強近似無關,主要取決於溫度。液體的γ 雖然可以在相當大的溫度范圍內取作常數(如膨脹式溫度計),但也有反常情況。例如,溫度從0°C到4°C時,水的體積縮小瞭;在4°C以上,它又隨溫度上升而膨脹。前者稱為水的反常膨脹(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