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當溫度趨於絕對零度時物質性質的熱力學定律。用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公式

確定 熵時,留下一個常數無法確定。但已知許多物理、化學現象和此常數有重要關係。熱力學第三定律解決瞭確定熵常數的問題。

  在等壓條件下的化學反應熱Q和化化學親合勢A有下列關系:

式中Q是系統經等壓過程吸收的熱量,它等於系統的焓變Q=-ΔHA是化學親合勢,它等於吉佈斯函數的減小量A=-ΔG。大量實驗結果表明:當溫度趨於絕對零度時,化學親合勢和反應熱相等,並且當T→0時,Q-A這個量趨於零的速度比T的一次方趨於零的速度快,即有關系

從熱力學關系

很自然得到

此式就是W.能斯脫在研究低溫下各種化學反應性質時,總結大量實驗資料於1906年提出的一個普遍規律,稱為能斯脫定理。表述為:凝聚系的熵在等溫過程中的改變隨熱力學溫度趨於零。這個定理後來稱為熱力學第三定律。由能斯脫定理可推出另一原理:“不可能用有限手續使一物體冷卻到絕對溫度的零度”,這個原理叫做絕對零度不能達到原理。它是熱力學第三定律的另一種表述。

  後來人們發現,能斯脫定理隻適用於晶體,對非晶體不適用,而絕對零度不能達到原理則更具有普遍性,所以把絕對零度不能達到原理作為熱力學第三定律的標準說法,而把能斯脫定理作為它的推論。

  1911年M.普朗克提出絕對熵的概念,即規定絕對零度時熵本身等於零,而不是熵的改變等於零,即

在這樣規定之後,熵的數值中就不再包含任意常數瞭。絕對熵的說法可以代替能斯脫定理,且更為簡單。

  在第三定律建立之前,計算熵的普遍公式為

其中So為標準溫度To時熵的數值,So是參量xx可代表體積、壓強等)的函數,Cx為熱容,根據第三定律,取T=0為標準溫度,則因So=0而有

其積分下限必須是零,積分時保持參量x不變。這樣,熵的數值就完全被確定瞭。

  熱力學第三定律本身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其正確性是由它所得到的一切推論都與實驗觀測相合而得到瞭保證。下面用幾個典型例子說明理論推論與實驗觀測值的符合情況:

  ①從第三定律出發並利用麥克斯韋關系推出溫度趨於絕對零度時,物體的定壓膨脹系數趨於零。圖1是金的線脹系數α 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可以看出,當T→0時,

與理論結果一致。

  ②理論推出

,圖2為固態氖的(摩爾)熱容隨溫度變化的實驗曲線,它顯示出低溫時定壓熱容和定容熱容趨於一致。

  ③理論推出,固、液二相轉變時的平衡壓強隨溫度的變化,在T→0時,趨於零。圖3表示出4He在低溫下的熔解壓力隨溫度變化的關系,由圖可見,隨T→0,斜率dP/dT趨於零。

  第三定律在熱力學中是根據實驗事實總結出來的,但利用量子態的不連續概念,可以從量子統計理論導出它的結論。

  

參考書目

 王竹溪著:《熱力學》,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55。

 D. C. Kelly,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Academic Press,New York and London, 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