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磁體在磁化狀態下,其體積和形狀發生的變化。體伸縮指體積的相對變化ΔV/V,線伸縮指長度的相對變化Δl/l。強磁體自發磁化時(見鐵磁性),由於磁性原子間的相互作用,點陣發生自發畸變,磁疇發生自發形變,稱為自發磁致伸縮,包括自發的體磁致伸縮及線伸縮。前者主要來源於交換作用,後者與磁晶各向異性密切相關。強磁體受到外磁場磁化時,由於磁疇結構的變變化和相應的磁疇自發形變的變化,出現瞭整個物體的線磁致伸縮(簡稱磁致伸縮)。由強磁體交變磁化狀態引起交變磁致伸縮或其逆效應導致磁聲效應,已用於超聲換能器等技術中。磁致伸縮與技術磁化性能有密切關系。在單晶體中磁致伸縮是各向異性的。例如在立方晶體中,若飽和(或自發)磁化強度Ms及線伸縮測量方向L 相對於立方晶軸的方向餘弦分別為(α1α2α3)及(β1β2β3),則線磁致伸縮可表示為

式中λ100λ111分別為MSl均沿[100]及[111]軸時的線磁致伸縮。磁致伸縮的逆效應為應力及應變對磁化的影響。它們統稱為磁彈(性)效應。磁彈(性)效應也存在於反鐵磁性體中,它是磁有序(序磁性)物質一種共性。

  

參考書目

 郭貽誠編著:《鐵磁學》,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64。

 A. P. Cracknell, Magnetism in Crystalline Materials,Pergamon Press, Oxford,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