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波內水體的水準流動。通常把潮位上升過程中發生的海水水準流動叫漲潮流,而把潮位下降過程中發生的水準流動叫落潮流。海洋中處處都有潮流,但在海峽、水道或灣口等處的潮流,由於沿岸和海底地形等因素的影響,流速較大。以杭州灣乍浦西南為例,可達7~8節左右(1節等於1海裏/時)。潮流和潮位變化,是潮波運動過程的兩個方面。在一般情況下,潮流與潮位的變化相對應;但個別地點的潮流與潮位的變化並不對應。例如,在全日潮的無潮點附近,潮流為全日潮流,而潮位卻是半日潮類型。然而,大大多數地點,潮位為半日潮,潮流也是半日潮;潮位為全日潮,潮流也是全日潮,並有類似的各種不等現象。從海水的水平流動的形式來看,可把潮流分為旋轉潮流和往復潮流,也可分為半日潮流和全日潮流等類型,並有各種不等現象(見海洋潮汐)。

  旋轉潮流和往復潮流 因為潮波的每一分潮(見潮汐調和分析)的水質點軌跡,都為橢圓,所以在廣闊海區的潮流,既有流速的變化,而且流向也沿一定方向不斷旋轉,這種潮流稱為旋轉潮流。但是在海峽、水道和狹窄港灣的潮波,因受地形的限制,橢圓變得很窄,因而水體大致在一個水平方向往復運動,這種潮流稱為往復潮流。對於往復潮流來說,當漲潮流和落潮流交替時,海水在短時間內幾乎停止流動(流速小於0.1節),稱為憩流。無論半日潮流或者全日潮流等類型,都可能有旋轉潮流和往復潮流。

  實際的潮流甚為復雜。有些海域的潮流,速度矢量端點的聯線(速矢端跡)與橢圓相近(圖1)。圖中矢量端點的數字為從格林威治的月中天時刻算起的小時數,負的代表在月中天時刻之前,正的代表在月中天時刻之後。有些海域的潮流速矢端跡與橢圓相差甚大(圖2)。

  對於半日潮流,周期平均為12時25分。在每半個月中,潮流以朔望後約兩天最強,上下弦後約兩天最弱。對於全日潮流來說,周期平均為24時50分,流速隨月球赤緯而改變:在赤緯達最大值後約兩天,流速最大;在赤緯為零時,流速最小。

  潮流和潮汐的對應關系 通常指潮流的流向轉換(轉流) 和最大流速同高潮和低潮時刻的關系。若潮波呈前進波性質,則轉流發生在高潮和低潮的中間時刻,最大流速出現在高潮和低潮時刻附近,例如中國的舟山定海附近,在高潮和低潮之後約兩小時出現轉流。若潮波呈駐波性質,則轉流發生在高潮和低潮時刻附近,最大流速出現在高潮和低潮的中間時刻。中國很多海港,如塘沽新港和連雲港等,其潮流都屬於這種類型。

  潮流鉛直分佈 在大多數海區,除近底層外,潮流速度的鉛直梯度比較小,不同深處的流向也比較接近,尤其是水道和海峽的潮流,上下層的流向幾乎相同。但是有些地點,潮流的各層流速和流向不同,特別是流速的差異更為明顯,其最大流速常出現在海面下約3米處,而最小流速則出現在底層,這是由於海底摩擦作用的結果。潮流最大流速出現的時刻,以底層為最早,這也是底層摩擦最大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