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體、引發劑(或催化劑)溶於適當溶劑中進行的聚合方法。如果聚合物溶於溶劑成均相,是典型的溶液聚合;不溶於溶劑成異相,稱沉澱聚合。

  溶液聚合的優點是體系粘度低,傳熱快,聚合熱還可以靠冷凝溶劑帶走,所以溫度容易控制。缺點是收率較低,聚合度不高,回收溶劑既費時間又增加成本,還造成環境污染。上述缺點限制瞭溶液聚合的使用,所以工業上隻有當其他聚合方法有困難時使用,或者聚合物溶液可直接使用的場合才採用此法。

  已經工業化的溶液聚合有:乙酸乙烯酯在甲醇中聚合,再醇解制聚乙烯醇;丙烯腈在二甲基甲酰胺或濃硫氰酸鈉溶液中聚合制聚丙烯腈紡絲液;丙烯酸酯在芳烴等溶劑中聚合制塗料或粘合劑,以及乙烯、丙烯在汽油中聚合等。

  此法制得的聚合物的分子量低,主要是由於鏈自由基向溶劑分子發生鏈轉移。如以P·代表鏈自由基,AB代表溶劑分子,鏈轉移反應可表示為:

       

轉移部分B一般是氫原子,也可以是其他原子或基團,Ktrs稱溶劑鏈轉移速率常數,它與鏈增長反應速率常數kp之比稱溶劑鏈轉移常數,用Cs表示,即Cs=Ktrs/Kp。某單體在某溶劑中的Cs大,表示這種單體在這種溶劑中易進行鏈轉移反應。表列出苯乙烯、乙酸乙烯酯在常用有機溶劑中的鏈轉移常數。

苯乙烯、乙酸乙烯酯在常用有機溶劑中的鏈轉移常數Cs(×104,60℃)

  由於離子型聚合和配位聚合的催化劑能與水反應,不能采用懸浮聚合和乳液聚合,而主要采用溶液聚合,如低壓聚乙烯、聚丙烯在加氫汽油中,順丁橡膠在芳烴(或烷烴)中,乙丙橡膠、異戊二烯橡膠在抽餘油中,丁基橡膠在氯仿中都用溶液聚合法制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