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測量噪音源的輻射功率和指向性。測量方法有混響室法、消聲室(或半消聲室)法和比較法等。

  混響室法 隻能測量噪音源的輻射聲功率。將被測的噪音源放在混響室(見聲學實驗室)中,當噪音源輻射聲功率W 隨時間的改變量不大時,即

        (1)

在混響室的混響場中聲壓的均方根的平方:

        (2)

或聲源輻射的聲功率級(分貝):

     (3)

式中ρ為室內空氣密度;c為室內聲速;V為混響室的體積;A=SαS為混響室總面積;α為平均吸聲系數;Lp為混響場中的平均聲壓級。ρc值取溫度為15℃時空氣中的值為415。

  在混響室的混響場中取n個點,在這些點上測聲壓級,取其平均值Lp代入 (3)式。混響室的平均吸聲系數可由混響時間的測量得到。

  在實際測量時,聲源應放在離開墻壁λ/4的距離以外,測點之間的距離不小於λ/2,各測點與墻壁之間的距離應大於λ/2。λ是相應於測量的頻率的波長。

  消聲室法(或半消聲室法) 在消聲室內,可以同時測量噪聲源的輻射聲功率和指向性。在自由場內,聲強(I)與聲壓p之間的關系為:

        (4)

將被測的噪聲源放在消聲室內,以它為中心,作一球面,將球面等分為 n個面元,在每個面元的中心測量聲壓級Lpj,取這些測量值的平均值Lp,按聲強與聲功率之間的關系計算聲功率級LW

   (5)

式中r為測量球面的半徑,ρc值取溫度為15℃時空氣中的值。再按

       (6)

計算指向性指數DI。θφ是以球心為中心的方位角。

  在半消聲室中的測量與在消聲室中的測量相似。將被測的噪聲源盡可能按實際的安裝放置在半消聲室的地面上,以聲源為中心在自由場內作半球面,將半球面分成n個相等面元,在每個面元中心測聲壓級Lpj,取它們的平均值Lp,按下式計算輻射聲功率級:

       (7)

及按(6)式計算指向性指數。

  比較法 是一種工程方法。對測量環境除要求安靜、不影響聲壓級測量數據以及有一個用以比較的標準聲源以外,沒有其他要求。比較法可以在安裝機器(設備)的現場,或在其他環境進行。測量時,以機器或設備為中心,在地面上作一半球面,將它分成n個相等的面元,在每個面元的中心測量一個聲壓級,計算其平均聲壓級Lp。機器或設備如能移開,將標準聲源放在它們原來的位置上,在同一半球面,用同樣的方法測量平均聲壓級。機器或設備如不能移動,則將標準聲源放在機器上方或其他合適的附近位置,在同一半球面上測平均聲壓級。設在現場按上述方法測得相應於標準聲源的平均聲壓級為Lp,則機器或設備的輻射聲功率級為:

       (8)

式中LW是標準聲源的輻射噪聲功率級。

  由於機器和設備各式各樣,安裝和使用條件也各不相同,所以究竟選用什麼方法測量應視具體情況和要求而定。為瞭求得方法的統一,測試結果可以比較。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已先後頒佈瞭8個測量聲功率級的方法標準,它們的編號是3741~3748(見表)。測量方法按不同要求分為三類,即精確測量、工程測量和普查測量。標準偏差要求分別約為1、2、3分貝。

測量機器和設備的聲功率級的國際標準

  近年來在測量聲強技術方面有較大的發展,已研制成使用方便的聲強計,其功能和體積均與精密聲級計相似。如果在噪聲源的聲場中作一包圍它的封閉面,測出這個面上各點的聲強,由這些聲強值便可以算出聲源輻射的聲功率。這種方法可以不需要專門的實驗室和條件,而且可以在多個聲源同時工作的情況下,測得指定的聲源的聲功率。

  

參考書目

 L. L. Beranek, 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McGraw-Hill,New York,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