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對一個聲音的聽閾因受雜訊的影響而提高的現象。這個被提高的聽閾稱為“掩蔽閾”;造成這一現象的雜訊稱為掩蔽雜訊。在日常生活環境中,雜訊的存在有弊也有利。例如,雜訊可能掩蔽警報信號,影響人們的安全,或者掩蔽講話的聲音而影響正常活動。而在特定的情況下,平穩的雜訊(例如通風機運轉時的雜訊)可以掩蔽機密談話的聲音或減弱遠處聲音的幹擾。

  用一個聲音來掩蔽另一個聲音,其效應決定於這兩個聲音的聲壓級和頻譜。如果兩個聲音同時存在,而掩蔽聲聲較強,頻率相近,則所產生的掩蔽效應最大。用低頻聲掩蔽高頻聲有效,而用高頻聲來掩蔽低頻聲較難。

  在安靜的環境中,提高一個聲音的聲壓級,使它超過人對它的聽閾時,這個聲音的響度即開始增加。以語言聲為例,如果它的聲壓級超過聽閾以上40~60分貝,即可使聽者聽得清楚而省力。但在吵鬧的環境中,隻有在被掩蔽的聲音的聲壓級增加到超過它的掩蔽閾時,聲音的響度才開始增加。大約超過它的掩蔽閾20分貝時,聲音才會恢復在無掩蔽噪聲情況下所具有的正常的響度。

  在現代企業或事業單位中,為瞭提高工作效率,便於互相聯系,管理系統常采用開放式平面佈局低頂棚的大型辦公室進行工作[有時面積達100×100(平方米)],如圖。為瞭保證各部分人員討論問題時不致互相幹擾,常使用掩蔽噪聲使說話聲在3~5米以外的地方變得模糊不清。這種背景噪聲的聲源應該是分散的,使噪聲級可以控制並在大面積內分佈均勻。辦公室各組間常用隔聲屏障以進一步減少互相幹擾。

  在用輕質隔墻分開的互相鄰接的普通辦公室中,由於這種隔墻隔聲量很低,往往造成兩室之間語言聲的串通,為瞭避免這種情況,也須要提供上述背景噪聲環境。

  

參考書目

 M.Rettinger,Acoustic Design and Noise Control,Chemical Publishing Co.,New York,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