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社會心理學傢。1932年12月22日生於山東膠縣。早年在臺灣大學心理學系任教,後赴美留學,1969年獲伊利諾大學博士學位。返臺後任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兼主任(1982~1988)、臺灣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曾兼任臺灣心理理學會、臺灣心理衛生協會、國際生命線臺灣總會理事長。60年代初曾從事動物行為、羅夏測驗、文藝心理學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從1969年起致力於社會心理學領域的研究,重點是對中國人性格及其現代化的研究。近年來,他提出理論模式,說明中國人在傳統的農業生態環境中,重視秩序與和諧的社會結構的發展過程,中國文化中儒傢道德與宗教信仰傳遞歷程以及個人“社會取向”性格的形成。他自1969年以來,在臺灣地區多次發起以“中國民族性”為主題的跨學科學術研討會,從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精神醫學、哲學等不同專業觀點與方法對中國人的性格進行探討。主要著作有:《中國人的性格》(1972)、《中國人的現代化》(1976)、《現代社會的心理適應》(1978)、《現代化與民族主義》(1980)、《現代化與中國化論叢》(198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