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中各種可利用的人際溝通管道所結成的構架。在許多群體中其成員的人際溝通常常受到可利用的溝通管道的限制,這些管道構成不同結構和性質的溝通網路,決定著資訊交流的取向和品質。

  研究溝通網路的典型方法是組織一個群體去解決某個問題,並且對群體成員間的資訊交流實行某些限制。實驗者把被試安排在不同的房間或者隔室之內,隻允許他們通過寫條子或利用某種內部通信系統傳遞資訊。這樣,實驗者就可以控制交流管道,從而設計出不同的溝通網路。

  H.J.裡維特(1951)研究瞭5人群體的幾種典型的溝通網絡(見圖),

分別表示為環型、鏈型、Y型和輪型,各型的集中化程度不同,信息交流的自由度也不一樣。在環形網絡中,全體成員是平等的,每個人隻能與兩個鄰居交流,這種結構的集中化程度最低,自由度最高。在鏈型網絡中,處於兩端位置的人隻能與一個鄰居交流,最為不利;另外3個成員從可以交流的人數上看是平等的,但中間的人更有利。鏈型結構的集中化程度也較低。在Y型網絡中,處於末端的3個人各有一個交流者,另外2人中,一個能與2人交流,一個能與3人交流。Y型結構的集中化程度較高。在輪形網絡中,處於中間地位的人能與其他成員自由交流,其他成員隻能與他交流,這種結構的集中化程度最高,交流的自由度最小。

  實驗表明,溝通網絡的類型能影響群體生活的許多方面,例如群體士氣。裡維特發現,溝通網絡的集中化程度越低,成員間交流的自由度越高,則群體成員的滿意度越高。那些能夠與每個成員都自由交流的人最滿意。相反,處於溝通渠道末端的人隻能與一個人交流,滿意度最低。由於群體的整體士氣依賴於所有成員的滿意,而不隻取決於某個核心人物是否高興,所以環型結構群體的整體滿意度最高,因為這種結構中每個成員的溝通機會均等。

  溝通網絡也能影響群體工作效率。大多數研究表明,集中化結構(如輪型結構)對解決簡單的問題更有效,而非集中化結構(如圓型結構)對復雜問題的解決更有效。因為非集中化結構中大傢的滿意度高,工作熱情高。因此,人們認為任務和溝通網絡的合理匹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

  溝通網絡與領導選擇有關系。一些研究表明,在群體中的信息交流量是選擇群體領導的重要因素。一個群體成員講話多、活動水平高,對群體的影響就較大。在某些情況下,特別是討論會一類的短時群體中,信息交流量大、講話多的人往往可能被選為領導人。裡維特所進行的研究顯示瞭群體結構與領導選擇的關系。圖中圓圈內的數字表明該位置的群體成員被選為領導的次數。可見,處於控制信息交流位置的人很容易成為領導。當然,這些研究采用的是暫時性的群體和極端化的環境,對於現實生活中的長期群體或者當群體成員為專傢的時候,信息交流的質比量更重要。

  對於溝通網絡的研究主要是針對群體而進行的,並且大多是在實驗室裡作的。實驗室的研究雖然存在著一個生態學效度的問題,但就溝通網絡來說,這些研究結果在現實生活中是有相當價值的。

  

參考書目

 D.Sears,et al., Social Psychology,5th ed.,Prentice-Hall,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1985.

 S.Penrod, Social Psychology,2nd ed.,Prentice-Hall,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