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克勒著。紐約利夫萊特出版公司1929年出版。1925~1926年克勒應邀在美國克拉克大學和哈佛大學講課,發現美國心理學傢對格式塔心理學有很大的誤解。於是他寫瞭這本《格式塔心理學》,意在向美國心理學界正確地宣傳和推廣格式塔心理學的理論。

《格式塔心理學》原著扉頁

  全書共分10章,前4章是對當時心理學狀況的分析和總結。作者在第1章借助評價“行為主義的觀點”表明瞭自己格式塔心理學的立場;第2章是“作為年輕科學的心理學”,通過把心理學與物理學作比較,認為心理學的發展必須要有一種研究方法上的創新。在第3章“內省的觀點”中,克勒批評瞭這一傳統的研究方法,提出瞭以整體理解為基礎的格式塔觀點。第4章“與機械論相對的動力論”批評瞭行為主義,闡發瞭格式塔心理學的主張。第5~10章分別為“感知的組織”、“結構整體的性質”、“行為”、“聯想”、“回憶”和“頓悟”,克勒較為全面地介紹瞭自己的研究成果,論述瞭格式塔心理學的基本原則和理論。把格式塔心理學理解為一種方法和觀點,理解為一種思維方式是克勒在此書中表現出的一個基本傾向,許多心理學史傢都認為這本書是對格式塔運動最權威的論述,而格式塔心理學在美國的傳播,也多是由於克勒這部著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