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下屬的天文研究機構,是原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創建的第一個天文臺。1934年建成,位於南京城外東北的紫金山上。地理位置:東經118°49′,北緯32°04′,海拔267米。建臺時主要觀測儀器有:口徑60釐米的反射望遠鏡,口徑20釐米的折射望遠鏡附有口徑15釐米的天體照相儀以及太陽分光鏡等。抗日戰爭中,部分儀器遷往昆明,其餘全遭破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修復瞭口徑60釐米反射望遠鏡,進行恒星光譜、光電測光和小行星觀測等工作;增置瞭口徑14釐米的色球球望遠鏡和定天鏡為40厘米的太陽光譜儀。1964年安裝瞭口徑40厘米雙筒折射望遠鏡,研究小行星和彗星等。1965年裝設口徑43厘米的施密特望遠鏡,開展人造衛星的觀測和研究。在時間工作方面,增加口徑100毫米中星儀。1958年以來,建立觀測太陽的射電望遠鏡,現有波長3厘米和10厘米的兩臺儀器進行常規觀測,研究太陽的活動規律並作出太陽活動預報。此外,還編算和出版《中國天文年歷》、《中國天文年歷(測繪專用)》和《航海天文歷》等歷書。紫金山天文臺為綜合性天文臺,進行恒星、太陽、行星、人造衛星、空間天文學、射電天文學、實用天文學、歷算和天文儀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見彩圖)

紫金山天文臺 位於南京紫金山第三峰

紫金山天文臺的中國制造43/60厘米折反射望遠鏡

紫金山天文臺射電望遠鏡 紫金山天文臺

紫金山天文臺的60厘米反射望遠鏡

紫金山天文臺的色球望遠鏡

紫金山天文臺的中國制造大型電子計算機

紫金山天文臺的中國制造光學跟蹤經緯儀

紫金山天文臺的太陽光譜觀測

紫金山天文臺的40厘米雙筒折射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