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形目鱷科鼉亞科鼉屬的1種。又名中華鱷,揚子鰐。俗名土龍,豬婆龍。分佈於長江中下遊,是中國的特產動物。形如大蜥蜴,頭部前段低平,後段隆起,吻背有雕蝕紋,頭後有4枚枕鱗。兩外鼻孔開於吻端。眼卵圓形外突,有上、下眼瞼與透明的瞬膜;下眼瞼的內下角有瞬膜腺,外下角有淚腺,都由淚管通達眼球。下齶齒咬時在上齶齒列內側,隱而不見。頸部較細狹,頸背有2~3枚頸鱗。軀幹矩形,平扁,為頭長2倍以上。背鱗17~18行,中段7~8行起棱。腹鱗矩形、平扁,縱行橫列26~28行。尾尾側扁,其長超過頭體的總和。尾脊兩行背鱗高棱成鬣。全長1.5~2米。四肢粗壯,前肢較短,5指,後肢較長大,第五趾常萎縮。趾間有蹼,內側三枚皆有爪。背深橄欖或灰黑色,橫有黃斑,幼體成橫紋,體側體腹淺灰。成體雌多於雄,約為5:1。據安徽省的調查,性別是由孵卵外圍的溫度決定的;30℃以下為雌,34℃以上為雄。

  棲息於河湖淺灘,白天常浮水曝曬於日光下,夜間出來取食螺、蚌、魚、蝦及小形禽獸。成體登陸步行不如水下遊泳靈活。10月入蟄,4~5月出穴交配,7~8月於草叢中產卵26枚左右,大小如鴨蛋,有白色硬殼。6~7 周孵化。近年由於人口增多、農田施用化肥以及人為的捕殺,鼉的數量急劇減少。考古出土的有餘姚河姆渡鼉顱、汾陽鼉鼓。化石記錄北達蒙古,可見過去分佈的廣泛。中國已公佈鼉為禁獵的保護動物,國際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規定鼉為禁捕禁運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