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文學者的群眾性學術團體。它的任務是:組織學術活動,編輯天文學書刊,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普及天文科學知識。中國天文學會於1915年開始籌建,1922年在北京正式成立,選出第一任會長高魯、副會長秦汾。

  學會先後出版的期刊有:《觀象叢報》、《觀象匯刊》、《中國天文學會會報》、《宇宙》、《大眾天文》和《會員通訊》等。學會還編譯天文圖書,修訂天文學辭彙,獎勵天文學著述,以及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發起成立中國日食觀測委員會,組織11936年和1941年兩次日食觀測隊,並且參加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等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南京舉行1949年學術年會和理事會,並曾成立以普及天文知識為宗旨的大眾天文社。從1952~1978年,學會分別在南京、北京和上海舉行學術年會,進行學術討論。1978年在上海舉行的會員代表大會,選出的負責人是:理事長張鈺哲,副理事長程茂蘭、李珩、戴文賽、王綬琯、龔樹模、葉叔華,秘書長趙先孜。中國天文學會在北京、上海、江蘇、安徽、陜西、雲南等省市設有分會。會員資格規定為在科研、教育、生產企業等部門從事天文和有關工作,相當於助理研究員、講師和工程師以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以及在天文科學實驗活動中有一定成績或貢獻的人。

  中國天文學會於1935年參加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派代表參加1955年和1958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第九、十兩屆大會。中國天文學會現在同37個國傢的200多個天文機構建立瞭書刊資料交換關系。

  

參考書目

 高魯:中國天文學會產生以來小史,《宇宙》,第3卷,第12號,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