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形目鰍科的1亞科。約4屬,115種,通稱條鰍。體長,側扁或圓柱形;體長一般150~200毫米;頭側扁或平扁,體被細鱗或部分被鱗,有的全身裸露無鱗;眼較小,側上位;側篩骨無變形的眼下刺;口下位,口裂弧形;須3對,其中吻須2對,分生,呈1行排列;口角須1對;鰾前室包於骨質囊內,此囊是由第二椎骨橫突的背、腹支和第四椎骨的腹肋和懸器共同組成的;遊離的鰾後室退化或存在。側線完全或不完全或缺如;尾鰭圓形、截形、淺凹或叉狀;峽鰓很寬;鰓孔狹小;臀鰭分枝鰭條為5根,少數數為6根。廣佈於歐洲、北非和亞洲,較集中分佈於中國、東南亞、南亞和西亞。中國是條鰍類最豐富的國傢,現知有10屬約61種和亞種。其中高原鰍屬是本類群中最大的屬,約有40種和亞種,為青藏高原的主要魚類之一。

  條鰍類為底棲性魚類,似鮎高原鰍為條鰍類中最大的種,體長可超過600毫米,重1.5千克以上。生活適應能力特別強,有些高原條鰍在小水體裡能生長繁殖。中國西藏阿裡地區海拔5200米高的龍木湖產有斯氏高原鰍,這是目前世界上分佈最高的一種魚。廣西武鳴縣起風山太極洞內地下水中生活著兩眼完全退化的無眼平鰍,全身半透明而略帶肉紅色,內臟及脊柱紅色,眼眶內充以脂肪球,各鰭無色。雲南個舊地下河中也有兩眼完全退化的個舊盲條鰍。常見的條鰍類有美麗小條鰍、縱紋北鰍、橫紋條鰍和斯氏高原鰍。